無線耳機的下一個十年,還能怎么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4年全球智能耳機市場規模已突破300億美元,近兩年復合增長率達12.26%,但產品同質化、功能單一化等問題依然制約著行業突破。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催生了新的可能性——從語音交互到場景化服務,AI正逐步從工具屬性演變為重塑用戶體驗的核心驅動力。
因此,在消費電子行業加速迭代的當下,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正成為破局的關鍵。
2025年5月13日,未來智能發布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開放式AI耳機Air2兩款產品。
未來智能以AI會議耳機Pro 3為核心,逐步構建覆蓋辦公、翻譯、娛樂的生態。從這幅耳機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趨勢:耳機作為AI智能硬件的一環,正從單一工具屬性向“多場景工具”轉型。
圖源:雷科技攝制
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體驗:音樂廳般的高品質聽覺享受
兩款產品看似定位不同,卻共享同一內核:將AI從工具屬性升級為體驗核心。
以訊飛AI會議耳機Pro 3為例,其外觀延續了iFLYBUDS系列一貫的簡約設計,硬件配置上,高剛性鍍鈦振膜與Hi-Res金標認證保證了音質,但真正拉開差距的是軟件層面的創新。未來智能攜手全球頂尖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為產品打造專屬調音方案,將交響樂中豐富的層次感與情感張力細致還原于聲音表現之中,賦予耳機更具音樂性的聽感體驗。
圖源:雷科技攝制
然而,音質只是Pro 3進化的一部分。耳機內置的viaim AI會議助理,支持多語言實時翻譯、自動生成會議摘要,還能通過“萬姆助理”功能進行內容提問與智能反饋。在一場跨國會議中,它不僅是錄音工具,更是具備分析與輔助決策能力的“智能秘書”。從簡單播放到實時感知與主動響應,這正是AI重新定義耳機形態的開始。
亮點眾多,我們一個個來看。
外觀上,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可以說是“高級感拉滿”。鵝卵石外形高端又不失親和力,滑蓋設計也別具一格,小雷戲稱是“解壓神器”,評測的時候總想拿在手里盤一盤,溫潤的手感讓人愛不釋手。雖然審美因人而異,但小雷還是忍不住主觀一句:這款耳機的外觀,幾乎挑不出毛病,小巧精致、細節在線,確實花了心思。
圖源:雷科技攝制
作為一款多功能AI耳機,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在音質表現上同樣不容小覷。其搭載高剛性、高彈性的鍍鈦原聲振膜喇叭,并獲得Hi-Res金標認證,在同價位產品中屬于“配置拉滿”的水準。而在音質效果上,將交響樂的恢弘大氣與細膩情感完美融合,為用戶帶來猶如置身音樂廳般的高品質聽覺享受。
實際試聽下來,有兩種感受,在聽嚴肅音樂時,比如鋼琴曲,交響曲等等,身臨其境,但評價交響曲以小雷的水平實屬有點班門弄斧,我就以澤野弘之的《Call of Silence》為例,這首音樂有交響樂的基底,多少有點參考價值。在使用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試聽時,能聽清更多人聲背后的編曲,比如使用合成器制造氛圍音效或節奏鋪墊。在《Call of Silence》中,空靈的電子音色被用于增強神秘感或空間感,能更體會到作者在創作時想表達的的情緒與意境。
圖源:雷科技攝制
而在聽流行音樂時,也能感受到仿佛在live現場,特別是在試聽2004年的周杰倫《無與倫比》演唱會上,前奏一響,感覺真的回到了2004年。
圖源:雷科技攝制
而開放式AI耳機Air2則是配備 18x11mm 高分子跑道發聲單元,具備剛性高、響應快、振幅大的特點,與上一代相比,開放式AI耳機 Air2 在外觀上升級為皮革與金屬材質,手感更親膚。充電倉則采用仿皮紋工藝,搭配金屬細節與霧黑、冰灰配色,整體質感更高級。既有商務場景的沉穩,又暗含生活美學的靈動,品質感拉滿,而開放式設計的優點在于。這種設計不僅保持了耳道的清爽和通風,還大大減少了長時間佩戴帶來的不適感。
在小雷看來,訊飛開放式AI 耳機 Air 2更適合運動、戶外場景,訊飛AI會議耳機Pro 3則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商務辦公場景深度融合,聚焦辦公場景的垂直進化,更適合辦公商務人群,大家按需選擇即可。
圖源:未來智能官方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智能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合作,不僅是科技與藝術的碰撞,更彰顯了其深厚的技術實力。通過融合專業調音與 AI 聲音算法,未來智能向行業證明:技術派同樣可以玩轉藝術。這種跨界協作,為智能穿戴設備樹立了音質新標桿。
在發布會上,未來智能也強調要在“未來5年,讓千萬用戶感受殿堂級音樂的美好。”讓更廣泛的用戶群體,特別是音樂愛好者、泛科技消費人群,能夠隨時隨地享受Live級音質,身臨其境感受典藏之聲與傳世之韻。即便是會議耳機,依舊能在音質上登頂第一梯隊。
圖源:未來智能官方
無線耳機下一個十年:AI加持,場景與生態的立體博弈
未來十年的競爭,本質是場景與生態的立體博弈。
隨著 AI 與聲學技術的深度融合,耳機正在從“聽覺工具”進化為智能交互終端。過去,音質與連接穩定性是傳統耳機的核心指標;而下一代產品,正以生成式 AI 大模型為引擎,拓展出包括跨語言實時溝通、語音生成摘要、智能待辦整理等功能,使耳機具備“感知、決策、執行”的全鏈路能力。這一變革,正在重塑整個智能穿戴設備的技術路徑與用戶預期。
以辦公場景為例,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圍繞會議全流程提供解決方案——從錄音轉寫、重點標記到后續任務分配,耳機成為生產力鏈條的核心節點。這種“越垂直,越極致”的邏輯,恰恰擊中了商務人士的效率痛點。
先來看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 的核心能力。廣義上,它不僅具備專業級的錄音與實時翻譯功能,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基礎功能與AI深度融合,打造成一整套智能會議助手系統。無論是記錄、轉寫、摘要,還是跨語言對話、會議問答,Pro 3 都能全流程覆蓋,真正為職場用戶解放雙手、提升效率。其中錄音功能包括通話錄音、音視頻錄音、現場錄音;翻譯功能分為同傳聽譯、面對面翻譯和通話翻譯,我們一個個來說。
圖源:雷科技攝制
首先來看看錄音,這就不得不提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的“紅點閃錄”功能。所謂“閃錄”,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隨時隨地一鍵錄音。不管你在什么場景,只需要按下耳機艙上的紅色按鈕,就可以一鍵開啟錄音,實測下來,效率極高,隨時隨地,一鍵錄音。
圖源:雷科技攝制
錄音只是第一步。通過 viaim App,用戶可一鍵將語音內容轉為文字,并借助 viaim AI 的摘要功能自動提取標題與核心要點,高效完成內容歸納。同時,會議中提到的待辦事項也會被智能識別并生成清單,真正實現從“記錄”到“整理”再到“執行”的閉環,大幅提升會議效率。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不止于記錄,viaim 智能會議助手“萬姆”還能對錄音內容進行智能問答與深度檢索。無論是基于單條還是多條記錄,用戶都可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提取關注要點,實現高效復盤。此外,“萬姆”還支持對話式拓展問詢,基于歷史內容推演場景邏輯,進一步挖掘會議記錄的潛在價值。它就像一位隨時在線的 AI 私人助理,為每一位職場用戶賦能。
圖源:雷科技攝制
其次是翻譯場景,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支持同傳聽譯、面對面翻譯和通話翻譯。其中同傳聽譯比較有意思,小雷作為一名科技數碼博主,有時難免會參加一下國外的科技發布會,這時候就能利用這個功能,將外語內容翻譯為中文語音,通過耳機就能清晰聽到翻譯內容。同時,手機上還會顯示轉寫的原文和譯文,方便查看和對照。
圖源:雷科技攝制
此外,面對面翻譯這個功能,對于喜歡去國外旅行的朋友來說簡直是大殺器,當我們在與外國人面聊時,無需具備英語或其他語言能力。你只需戴耳機用中文交流,對方持手機說外語,就能輕松開啟跨語言對話,這下阻礙我去國外旅游的最大問題終于解決了。
事實上,幾乎每一款AI產品都希望成為持有者的私人助理,他們也都會將快速呼出AI能力作為宣傳的主要重點。在小雷看來,AI耳機在這方面其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耳機本就是一款可穿戴產品,不僅隨身長時間佩戴,又提供了更合理的信息交互方式,在啟動功能的便捷性上,遠比掏出手機開啟軟件應用來得方便。
總之,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作為一款多功能耳機,會讓你驚呼“耳機也能成為生產力”,同時在最基礎的音樂聽感上并沒有“厚此薄彼”,是一款即便你不是上班族,也能用爽的耳機。
在無線耳機上,未來智能開辟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自2016年蘋果Airpods發布以來,無線耳機行業經歷了將近10年的發展,不過,始終沒有跳出“有線耳機替代品”的角色,主要圍繞著音質、降噪、連接速度、續航等硬件屬性展開,同質化嚴重。
AI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格局,近年來,不少廠商陸續推出主打AI理念的智能耳機產品,不過受限于硬件的限制以及應用場景的不明確,產品功能上依舊沒有給外界帶來多少驚喜。
而堅持“深入垂類場景”,圍繞商務人士的需求和會議辦公這一具體的應用場景,堅持做“生產力工具”的未來智能,無疑正用訊飛AI會議耳機 Pro 3給行業開辟出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越垂直,越能解決用戶痛點,從而占領用戶心智。
自創業以來,未來智能已連續三年營收翻倍增長,其中線上在眾多品牌中殺出重圍,抖音2024年雙11藍牙耳機類目GMV第一名,京東2024雙11藍牙耳機類目第三名,天貓2024雙11藍牙耳機類目第一名。
用戶增長與行業破圈再創新高,使用用戶100萬+,同比增長 70%+;行業領域50+,同比增加 20%+;國家和地區180,較上次發布增加 30+。其中,AI功能用戶粘性高,累計調用破千億。
圖源:未來智能官方
可以這么說,未來智能在無線耳機這個品類中,開創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賽道。而核心就如未來智能CEO馬嘯所說的:回到用戶中去,做用戶需要的好產品。
在AI硬件領域,“用戶為中心”早已成為陳詞濫調。但多數企業仍沉迷于教育用戶適應技術,而非讓技術適應人。這種錯位,導致大量“酷卻無用”的產品滯銷。iFLYBUDS Pro 3與Air 2的發布,為美觀而實用產品打開了新的示范。
發布會上,面對“如何抗衡巨頭”的追問,馬嘯回應讓小雷印象深刻:“做C端產品,是由每一個用戶用錢包來投票決定。我們要做的就是回歸基本邏輯。我們只服務需要的人,讓AI立刻有用。”
未來智能推出訊飛AI耳機的意義,在于它率先邁出了從“功能創新”到“體驗重構”的關鍵一步。當行業仍在比拼降噪深度時,未來智能已用AI撕開了一條新賽道。這條路或許漫長,但毫無疑問,它重新定義了無線耳機的可能性——不僅是聽音樂的工具,更是通往智能生活的鑰匙。
未來十年,耳機或許將徹底擺脫“配件”身份,進化為人與數字世界交互的“數字器官”。通過AI實時分析環境、理解需求、主動服務,耳機將成為個人助理、翻譯官甚至情感伴侶。
而隨著多模態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個人預計AI辦公產品將會朝著融合文本、圖像、語音輸入實現一站式處理的方向發展。屆時,未來智能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確實很讓人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