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濤這個名字,對老球迷來說并不陌生,早年混跡大連、遼寧兩地少年隊,趕上過徐根寶時代的國少,放到現在,妥妥地也是“老一代天才苗子之一,這次被媒體盯上,卻不是因為他本人,而是他的“足球二代計劃——賣掉五套房,帶著倆兒子西班牙青訓八年,這種操作,要說不瘋狂,實在說不過去,畢竟在當下中國家長眼里,把孩子送出國讀書都算豪賭,更別說一門心思搞青訓,還一邊賣房一邊陪讀,妥妥的“擺爛式孤注一擲,但問題來了,這筆買賣,值嗎?
先看基本盤,白濤有兩個兒子,白宇翔和白連峰,尤其小兒子白連峰,2008年出生,左腳邊鋒,在西班牙混跡八年,8歲就登陸青訓體系,按白濤說法,身體瘦小但技術突出,甚至5歲能做400多個俯臥撐,這種“數據型吹捧放在球迷群里,肯定是要被對噴的,不過人家有底氣,畢竟小虎小時候在百隊杯就拿過名堂,家里還專門為他賣房換訓練機會,這種投入,國內真不多見
白濤這一路陪讀,可不是“甩手掌柜那種,八年時間,幾乎全程跟隨,照顧起居,支持訓練,甚至連經濟來源都快被掏空,賣掉5套房子,國內3套、西班牙2套,現實就是現在父子倆還得租房住,這份決心和耐力,說是“窮盡所有也不過分,這種“硬剛精神,和國內一些動輒擺爛、靠關系進隊的傳統球員家庭完全不是一個路數,多少有點像當年姚明父母押寶籃球的勁頭
但冷靜下來想,足球是門玄學,有天賦、有投入不等于出頭,尤其在西班牙這種“足球內卷王國,本地小孩都要拼命搶名額,外來球員想要混出頭,難度堪比“買房搖號,而且白濤自己也承認,兒子要想披上國字號球衣,關鍵還是18到20歲這個銜接期,這話說得很明白,青訓歸青訓,真要“成材,還得看后天機遇和規劃,放眼中國足球這么多年,留洋成功的球員能有幾個,武磊算是典型,但他也是國內成名后再闖西甲,像白連峰這種純青訓出海的,還真不多見
白濤的“孤勇者路線確實吸睛,但也有人質疑,這種家長式陪讀,是不是對孩子壓力太大,畢竟白濤對倆兒子的要求很高,天天安排訓練,生活基本圍著足球轉,這種“雞娃式監督,在中國有點爭議,支持者說這是職業精神,反對者覺得應該多元發展,不能一棵樹上吊死,站在懂球人的角度看,足球職業化本來就殘酷,沒點狠勁根本熬不出來,但一味盲目加碼,也容易把天賦逼成負擔,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扛住高強度陪練和心理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白連峰小時候偶像是梅西,還立志要當“中國的梅西,這種童言童語放在今天,多少讓人感慨理想和現實的落差,梅西這種級別的天才,百年難遇,白連峰能不能踢進國足,甚至進一線隊都還是未知數,但白濤的選擇,至少給了孩子一個能全力沖刺的機會,這點比起國內很多“半吊子青訓,已經領先了一大截,當然,足球圈一向現實力說話,最后能不能成,還得看賽場表現
有網友說,白濤這種“all in操作,是不是有點像當年“姚之隊那種工廠化造星,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姚明有的是體制資源和身高紅利,白濤家這種“自負盈虧模式,純屬個人孤勇,風險極高,成功率極低,說白了,孩子的未來,除了努力,還要看天賦和運氣,白濤其實也清楚,他沒打算強行讓兒子回國踢球,理由很現實,青訓銜接期才是命門,這一步走不好,前面再多投入都白搭,這種“冷靜拆局的思路,倒是比很多盲目留洋家長靠譜多了
但反過來看,白濤這八年,也算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房子賣光,家底掏空,能不能培養出“國字號球員,就看小虎這波能不能扛住壓力,抓住機會,這種孤注一擲的選擇,在中國足球大環境下,確實顯得有點悲壯,也有點無奈,畢竟國內青訓系統短板明顯,想出頭只能靠“自謀出路,也許這就是中國足球家長的真實寫照
最后總結一句,白濤父子的故事,是中國足球青訓的一個極端縮影,既有理想主義的執著,也有現實主義的苦澀,能不能培養出“中國梅西,沒人敢打包票,但這種“擺爛式堅持,至少值得點贊回懟那些混日子的青訓體系,至于結果如何,還得交給時間和賽場,畢竟足球場上,沒有永遠的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