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前天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話重要共識,進行了坦誠深入、有建設性的溝通,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
筆者記得當年在課堂上向學生們介紹G2的概念。G2(中美兩國集團)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提出。那是大約20年前他在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背景下首次將中美 “兩國集團” 作為美國未來應著力培養的關系之一,被視為中美 “兩國集團” 構想的開端。
伯格斯滕指出,如果美國要鼓勵中國在全球經濟承擔更多責任,就應該與中國分享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建議將《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升級為 “領導世界經濟秩序的兩國集團格局”。他真是高瞻遠矚。問題是這不符合美國軍事工業綜合體和金融霸權利益集團的霸權行為。直至今天,美國暗黑政府反動勢力還未清醒,聽不進去的。
2005年以來,G2概念曲高和寡。自從2008 年美國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出手救援后,這一概念受到較多關注。其他學者專家如弗格森、基辛格等也提出過類似概念和構想,但由于多種制約因素,還未普及。
前天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筆者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中美兩國平起平坐的新時代來臨,象征性地從前天開始。本年4月2日以來,美國政府在此前單邊加征關稅的基礎上,又對中國(包括港澳兩特區)加征所謂“對等關稅”,中國進行了堅決正當反制。隨后美方輪番升級關稅措施,將“對等關稅”稅率從第一輪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甚至威脅要加到245%,當時筆者早就笑翻了在地上,暴露出特朗普不懂貿易經濟學。他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用。這真是美國制度的悲哀,被世人看不起。
美國隨便施加高額關稅嚴重損害了中美雙邊正常經貿往來,更嚴重破壞了國際經濟秩序。這次中美會談達成了《聯合聲明》,不單是中美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邁出的重要一步,更為國際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彌合分歧、互相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參考。
中美雙方在《聯合聲明》中達成多項積極共識。雙方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以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互動、相互尊重的精神,同意繼續推進相關工作。這些都是反映 G2概念和實踐的重要突破,關鍵是平起平坐。從前天開始,世界不再一樣。美股、港股和A股暴漲,不在話下。因為反映美國退讓屈從,國際貿易有機會重回正軌。
中美雙方同意共同采取的措施包括:美方承諾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對中國商品加征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關稅。中方相應取消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反制關稅;針對美方對等關稅的34%反制關稅,相應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剩余10%的關稅予以保留。美國基本上回到4月2日之前的原點,滿足了中方所有的核心要求。據此,中方同意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美國一番瞎折騰,一輪大龍鳳之后,現在全部歸零,回到原來起點。
《聯合聲明》還有一點相當重要 : 中美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就經貿領域的各自關切保持密切溝通,未來將開展進一步磋商。中美雙方將定期或不定期輪流在中國、美國開展磋商,或在共同商定的第三國開展磋商。
這次日內瓦中美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美方等于宣布“對等關稅”休戰。筆者認為,中國今后仍需仔細應戰。因為美國反復無常,還有很多關鍵問題需要解決。無論如何,當前的階段性成果符合兩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中國這次大獲全勝,是合理的客觀判斷。原因是由于中國有長期戰略定力,有短期戰術彈性,證明了經濟實力(生產鏈完備,有進口替代)和軍事實力(巴印沖突的戰果,看得一清二楚)。中國在軍事科技方面已力足抗衡,在經濟科技方面、估計3至5年間,AI也有望和美國一較高下各領風騷。
中方希望美方以這次會談為基礎,與中方繼續相向而行,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不斷加強互利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共同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這是一貫的立場申述,可謂義正詞嚴。筆者估計,美國現在還是聽不進去的。
那么,中美貿易戰的下一階段怎樣?筆者估計是“談談打打”,美國繼續纏夾不清。未來還要通過持續協商機制進一步談判調整剩余關稅。這就牽涉到高端技術領域的競爭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博弈。筆者相信,中國的應對戰略是 : 1/通過自主創新尋求技術突破,2/通過統一戰線力爭國際支持。
今后,全球供應鏈將有所調整。貿易戰加速了全球產業鏈的區域化重構。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難以替代,肯定會加強和歐盟及東盟的互相依存。未來中美將在供應鏈安全方面展開博弈。國際合作將演變為多邊機制、中美各自利用區域貿易協定(中國的 RCEP 、美國的“友岸外包”)維護自身利益,繼續激烈競爭。
總而言之,中美貿易戰的下一階段將會是“邊談邊打”“談談打打”的持久戰模式。雙方在關稅、技術、供應鏈、軍事、臺海的博弈將持續,但通過對話可以避免在戰場上狹路相逢,直接軍事沖突不會發生仍是主流趨勢。為什么打不起來?因為中國不是不敢打,是不必打。
美國內外交困、戰線太長,特朗普急功近利、閉目塞聽,是兩大弱點。美國近日又醞釀對飛機及零部件加征關稅,展開對商用飛機、噴氣發動機和相關零部件的進口調查,可能醞釀加征新關稅。美國的商用飛機產業和軍事工業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特朗普意欲何為?值得高度關注。波音、雷神、通用都預計今年的關稅成本將會飆升。繼汽車、鋼鐵和鋁等產品之后,美國還可能在其他領域的進口產品加征關稅,針對日本和歐洲企業、不單只針對中國企業。美國如果真的對飛機及發動機的零部件進口加征關稅,將牽動全球的相關供應鏈。一架商用飛機由超過300萬個零件、元件、部件和組件構成,日本和歐洲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波音的中型客機787,主要部件如主翼和機身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等供給,超過30%的機體外判給友邦承造(即“友岸外包”)。美國這方面的舉措對中國商飛C919有什么影響?筆者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現在還看不清楚。
特朗普發動《對等關稅》戰,雖然行為荒唐,背后謀略極深,估計陸續有來。“美國第一、美國優先”,中國不可不防。G2 真要實現平起平坐,中方一定要打痛美方,繼續當頭棒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