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膽大!這個“反華”的國家走到美國前面
日前,據新西蘭廣播電臺(RNZ)報道,新西蘭奧克蘭市市長韋恩·布朗在宣言中向新西蘭政府發出呼吁,與中國實行簽證互免政策,以最大程度發揮奧克蘭市旅游經濟的潛力。布朗說:“中國——這個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沒有理由不被列入免簽國家名單。”
(圖片來自抖音視頻截圖)
布朗作為市長,這可是代表著奧克蘭市170萬人向政府喊話。
布朗這么做,絕非心血來潮,而是清楚地看到,中國公民目前通過奧克蘭需要過境簽證,這一障礙嚴重阻礙了所謂 “南部連接” 戰略的推進。這個戰略設想把新西蘭打造成連接亞洲與南美洲的航空和經濟樞紐,一旦實現,對奧克蘭乃至整個新西蘭的經濟,無疑是一針 “強心劑”。想象一下,中國東方航空等航空公司若能借助奧克蘭,連通東南亞與巴西這兩個龐大經濟體,那帶來的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
可現實卻讓人無奈。新西蘭政府對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諸多國家大開免簽之門,卻對中國游客設置重重關卡。哪怕是過境簽證,也不愿輕易取消。這就好比,主人在家中熱情招待八方來客,卻唯獨對一位常來常往、且每次都帶來豐厚禮物的貴客,堵在門口,要求出示各種繁瑣的 “進門憑證”。
最重要的是,去年,新西蘭作為 “五眼聯盟” 成員,還以“中國威脅”為借口組建反華聯盟促使亞太地區軍事對抗不斷升級。
當然,如果布朗喊話成功,和中國修復關系,也算是走到美國前面去了。
只能說,國家雖小,膽子卻不是一般的大,敢“反華”,敢違背美國。同時與大國博弈,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走到最后。
現實迫使新西蘭不得不轉變
自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就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讓全球經濟形勢變得撲朔迷離,讓美國國內物價飛漲,消費者怨聲載道,企業成本大幅增加,不少企業甚至被迫減產、裁員。更諷刺的是,貿易逆差并未如美國政府所愿減少,反而持續擴大。
新西蘭也不例外,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盡管美國對新西蘭商品加征關稅,但稅率僅為10%,遠低于許多其他國家所面臨的關稅。
而且,新西蘭貿易部長Todd McClay也強調,新西蘭不會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因為這將推高消費者價格,加劇通貨膨脹。
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西蘭沒有受到美國的關稅影響,在這樣的國際經濟大環境、大背景之下,新西蘭的處境愈發尷尬。
結合此次布朗喊話新西蘭對中國免簽一事來說,2024 年,中國依舊穩坐新西蘭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寶座。即便在疫情三年后,中國游客尚未大規模回歸,但中國仍是新西蘭旅游業 “最具價值旅客來源地” 之一,中國游客的人均消費遠超其他國家旅客。每一位中國游客踏上新西蘭的土地,帶來的不僅僅是旅游消費,還能帶動餐飲、零售、交通等一系列產業的繁榮。
新中關系促進委員會多年前就提出 “南部連接” 設想,認為奧克蘭憑借地理優勢,完全有潛力在 “一帶一路” 框架下,成為亞太 - 拉美之間的交通樞紐。這本是一個極具前瞻性、能讓新西蘭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更有利位置的構想。但可惜,由于政府層面的不作為,這一設想多年來被束之高閣。如今布朗市長再次將其提出,卻依舊面臨政府部門的冷漠回應。
奧克蘭市長布朗的呼吁,不僅僅是為了奧克蘭的旅游經濟,更是為整個新西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新西蘭若想擺脫當前經濟困境,實現經濟復蘇與增長,就必須打破意識形態的枷鎖,回歸理性,以現實利益為導向制定政策。
說在最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合作共贏才是主旋律。新西蘭應該明白,與中國加強合作,無論是在貿易、旅游,還是文化交流等領域,都將為自身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而對華免簽,或許就是新西蘭打開這扇機遇之門的第一把鑰匙。希望新西蘭政府能夠早日聽到奧克蘭市長的這聲吶喊,做出正確的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