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集團籌劃重大資產整合!
2025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集團”)正加速推進新一輪資產整合,其中成飛集團借殼中航電測(現更名為“中航成飛”)上市成為標志性事件。
這一系列動作不僅響應了國委深化國企改革的號召,更標志著我國航空工業向“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和“高端制造升級”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整合動因:響應國家戰略,深化國企改革
國委政策驅動
2025年國委明確提出“加大央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力度”,聚焦國防安全、商業航天、高端裝備等領域。航空工業集團作為軍工央企核心力量,需通過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軍品+民品”雙輪驅動。
集團戰略升級需求
航空工業集團肩負“航空報國”使命,需通過整合提升全球競爭力。成飛集團上市后,集團可依托資本市場加速技術迭代與產能擴張,例如:
軍用領域:承接更多新型號戰斗機訂單,支撐國防現代化;
民用領域:作為C919機頭核心供應商,受益于大飛機產業鏈需求增長;
新興領域:整合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等資源,探索商業航天、新能源汽車等跨界應用。
整合外延:多維度布局,構建航空產業生態
機載系統整合
中航電子與中航機電合并為中航機載,整合航電與機電系統資源,減少重復研發,提升大國競爭力。此類整合有助于打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多元化產業集團。
跨央企協同探索
2025年2月,航空工業集團公告與“其他央企集團”籌劃重組,市場關注其與兵器裝備集團在航空發動機、光電信息等領域的潛在協同。例如,中無人機與航天科技集團在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協同已取得進展。
供應鏈自主可控
通過整合關鍵零部件(如航空發動機葉片、高端軸承)供應鏈,減少對外依賴,提升國產化率。此舉既響應了“國產替代”政策,也增強了產業鏈韌性。
軍工板塊估值修復,航空重組催化明顯
1. 板塊估值
歷史底部:軍工板塊長期估值承壓,但2025年有望迎來“需求復蘇+估值修復+政策催化”三重驅動。核心企業2025年動態PE均值約20-25倍,若保持25%-30%增速,估值吸引力顯著。
2. 重組紅利
資產證券化率提升:成飛集團上市后,集團資產證券化率有望突破70%,釋放千億級市值潛力。例如,中航沈飛可能注入新型號戰斗機資產,支撐營收增長。
相關核心受益標的梳理:
成飛集成
作為成飛集團上市公司,可能受益于集團資產整合及軍民融合業務拓展。
貴航股份
成飛收購中航貴飛并注入中航電測,其空域資源優勢將提升成飛整體產能,貴航股份作為集團旗下航空零部件供應商,有望承接更多訂單。
航天電子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航天電子設備供應商,可能通過跨集團協同拓展商業航天市場。
中航重機
作為航空鍛件龍頭,可能通過供應鏈整合提升高端軸承、鈦合金等材料國產化率。
中航光電
作為連接器龍頭,可能受益于機載系統集成化帶來的連接器需求增長。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為大家挖掘的一家“中航系”壓軸王牌重組黑馬,停牌箭在弦上!
1、公司第一大股東被中航科創拿下,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2、內幕信息登記完成+高管大變更+5.13號召開股東大會=停牌在即?
3、若重組成功,中航集團1.3萬億資產有望注入60億的殼,且當下股價僅5元,歷史大底,被嚴重低估,或將實現烏雞變鳳凰!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使用,信息來源于軟件顯示以及互聯網公開數據,相關個股并非推 薦,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這里不方便透露,萊我龔冢皓:擒夢板徽幅88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指導買賣,不保證收益,投資者應獨立決策并自擔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