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虹 通訊員 李增強 吳擁軍
2024年以來,菏澤市公安局魯西新區分局陳集派出所實行“田間地頭工作法”,探索出一套融合鄉土智慧與現代治理經驗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模式,“土辦法”接地氣、“新智慧”增效能,矛盾化解成功率達96.7%,重復報警率同比下降22.5%。
以“人情善心”化解鄉土矛盾
農村矛盾糾紛化解的關鍵在于貼近群眾生活、善用群眾鄉土智慧。陳集派出所民警巧用“土辦法”,以“人情善心”化解鄉土矛盾。
組建“五老鄉賢”調解隊。陳集派出所聯合村委會,在每個行政村選拔3至5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教師、老村干部組成“五老鄉賢”調解隊,針對家庭矛盾、宅基地糾紛、土地承包等傳統矛盾,由“五老鄉賢”用方言俗語、村規民約進行調解,民警從法律層面補充釋明。今年以來,“五老鄉賢”調解隊累計化解疑難矛盾糾紛5起。
成立“田間調解室”。農忙時節,陳集派出所設立移動調解崗,田間地頭、養殖場、果園等都是臨時調解點。今年3月,兩戶村民因相鄰果園排水問題發生爭執,民警現場丈量土地、繪制示意圖,結合法律相關規定,促成雙方達成排水協議。
善用“家族調解鏈”。陳集派出所對涉及家族成員的矛盾糾紛采用“家族長輩+民警”調解模式,通過家族聚餐、茶桌談心等方式緩和矛盾,利用家族長輩“輩分高、說話響”的優勢,用“一杯水酒泯恩怨”化解家族糾紛。在處理一起兄弟宅基地糾紛時,民警邀請其家族中輩分最高的老者主持調解,并通過播放類似案例短片強化法律認知,最終促成兄弟倆達成和解。
借云端力量創新智慧調解路徑
在巧用鄉土經驗的基礎上,陳集派出所引入數字化手段和創新機制,推動矛盾化解從“事后滅火”向“事前防火”轉變。利用“微信調解群”實現“指尖化解”。陳集派出所建立覆蓋所有行政村的“警民聯調微信群”,群內匯聚村干部、網格員、鄉賢代表等。群眾可通過微信群實時上傳矛盾現場照片、視頻,民警在線指導調解。今年1月,一村民通過微信群反映鄰居私建圍墻,民警立即聯合村干部線上核查,3日內促成雙方達成拆除協議。
利用“矛盾云平臺”構建“數字防線”。陳集派出所依托相關數據平臺,對土地流轉、婚姻家庭等11類糾紛進行動態監測,對矛盾高發村居,提前部署“駐村調解專班”。今年以來,平臺預警矛盾隱患9起,均在萌芽狀態化解。
利用“視頻調解室”打破“時空壁壘”。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增多的現狀,陳集派出所設立“云調解”中心,配備5G移動調解終端,充分運用遠程視頻調解系統,使離家外出的群眾特別是長期在外打工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家里的情況,對發生的矛盾糾紛通過遠程視頻實現“面對面”協商化解,走出一條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的新路子。
用長效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陳集派出所在推動“土辦法”和“新智慧”雙輪驅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積極探索構建協同共治的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實行三色預警分級管理。陳集派出所將矛盾糾紛按照重大、中等、一般劃分分別對應紅、黃、綠三色,建立“村調解員初判、民警復核、所長審批”的分級制度。紅色糾紛由所長盯辦,納入司法聯調機制;黃色糾紛以陳集派出所警民聯調室聯調為主;綠色糾紛由“村調解員+民警”當場調解為主,定期回訪鞏固。今年以來,他們累計核實指令線索61條,成功化解紅色糾紛3起。
培養“法律明白人”。陳集派出所在每個行政村發現培養5至10名“法律明白人”,經過法治培訓,“法律明白人”利用鄉情、親情、鄰情資源,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帶頭參與鄉村治理。今年以來,陳集派出所轄區群眾主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比例提升至61.4%。
推出矛盾化解積分制。陳集派出所將村民參與矛盾調解、提供糾紛線索等行為量化為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或享受優先辦理戶籍業務等便利。該機制實施以來,累計收到群眾主動提供的糾紛線索27條,3名村民因協助化解重大矛盾被評為“平安之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