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通訊員 張濤 李冬
近日,隨著剩余未支付的134萬元工程款的到賬,程某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了。
程某在某建設項目從事精裝修施工工作,是勞務班組長,前不久來到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綜治中心求助,主張被拖欠工程款252萬元。考慮到涉及金額大、人數多,常駐綜治中心的歷下區“兩拖欠”治理工作專班立即成立專題專案小組進行協調解決。講政策、講法律、下達督辦函……經多次協調相關參建單位,勞務班組收到全部欠薪,事情得以妥善解決。
這起欠薪糾紛的高效化解,正是濟南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的生動注腳。“濟南市創新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積極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在整合資源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科技賦能上持續發力,全面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水平,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源頭、解決在萌芽狀態,讓群眾有了難題只進一扇門,解決訴求最多跑一地。”濟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國祥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多中心合一打造多元解紛“終點站”
在歷下區綜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6中心功能實現物理整合,26個行政單位和13個重點行業調委會常駐、輪駐或隨叫隨駐;設置“1廳6區N室”,即1個群眾接待大廳,登記受理區、調解區等6大功能區,調解室、評查室、領導接訪室等N個功能室,群眾訴求“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服務”。
在歷下區千佛山街道綜治中心,綜治、信訪、司法等14個部門整建制入駐,形成“前臺受理、后臺聯調”的工作閉環,實現群眾解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濟南切實把綜治中心打造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基礎性、綜合性平臺。截至去年底,全市15個區縣(功能區)、161個街道(鎮)綜治中心全部建成,成為多元解紛“終點站”。同時,統籌推動各方面力量進駐,健全完善常駐輪駐機制,全市區縣(功能區)、街道(鎮)兩級綜治中心入駐部門2579個、調解組織571個、品牌調解專家330余名,為中心實體化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在完善機制上,濟南建立排查受理、分流交辦、吹哨報到、會商研判等工作機制,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閉環。按照屬地、屬事兩條線的思路,縱向建立區縣(功能區)、街道(鎮)、村居貫通的矛盾風險排查化解工作體系,橫向推動部門單位建立矛盾風險化解對接機制,形成條塊結合、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
“高標準完成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已被列為市委2025年度重點工作,我們將聚焦全市‘項目提升年’工作部署,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平安基石。”李國祥介紹道。
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如果你們也調解不了,我就到法院走訴訟程序。”前不久,章丘區綜治中心接待了前來申請調解的李先生。原來,其去年5月駕駛摩托車與一轎車發生交通事故,因與轎車投保的財險公司就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一直拖到今年3月。
綜治中心受理后,立即組織入駐綜治中心的公安、金融調委會、“小網兜”調委會、公職律師、法官等開展聯合調解,經多輪協商,雙方最終商定由財險公司賠償李先生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損失31萬余元。緊接著,綜治中心同步對接法院啟動司法確認程序,對調解協議進行合法性審查并出具裁定書,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確保賠償款如期支付至當事人賬戶,解除后顧之憂。
濟南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持續健全矛盾調處法治化體系,通過集成各類調解和法治服務資源,開展“訴源、訪源、警源”三源治理,完善“6563”非訴訟解紛格局,構建多口接收、一體辦理、實體化運行、全鏈條解決的工作體系,建立完善“三所聯調”機制等,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和法治方式合理表達訴求。
在法治軌道上化解矛盾糾紛,濟南各地積極探索,打造各具特色調解品牌,為群眾既解“法結”,又解“心結”。歷下區人民法院中央商務區法庭于4月18日正式敲響“第一槌”,標志著司法服務金融經濟、區域經濟發展邁入專業化、精細化新階段;歷城區港溝街道發揮“港有道理”品牌調解室示范引領作用,將矛盾糾紛排查在早、化解在小;槐蔭區創建22個特色品牌調解室,深化網警融合,建立“網格發現隱患—警格執法處置—雙格跟蹤反饋”閉環流程,打出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組合拳”。
數據顯示,2024年濟南各級綜治中心共調處矛盾糾紛13.22萬件,一審民商事案件17.48萬件,增幅同比下降24.24%。
數字賦能社會治理全域感知
近期,市民吳女士在其父親位于高新區巨野河街道某村的宅基地上進行蓋房施工時,不慎剮蹭到鄰居的房屋地基,雙方因此產生矛盾。3月27日,吳女士掃描“山東解紛碼”小程序,申請高新區綜治中心進行線下調解。
考慮到街道辦事處及村兩委成員在處理宅基地建房類問題時更具貼近群眾、熟悉民情等天然優勢,綜治中心將該糾紛下派至巨野河街道綜治中心。與此同時,高新區調解中心聯動各方資源,快速集結泉舜心法律服務中心律師調解員、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村兩委成員組成多元調解團隊,以情感動人,以法理服人,最終促使雙方和解。
數字賦能,群眾指尖享受高質效解紛服務。通過掃描“山東解紛碼”小程序,可以在線申請調解、查詢進度,實現從“線下跑腿”變為“云端跑路”。
同時,依托山東省“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濟南各綜治中心對矛盾糾紛實行全量歸集、實時跟蹤、動態掌握,建立完善提示、催辦、反饋、評價等工作制度,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依托數字法治平臺,建立“5+2”數據歸集機制,以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構建社會穩定風險全域感知,定時抓取“政法大腦”數據中臺關聯數據,每周自動生成《預警信息專報》,實現精準預警。
“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打、防、管、控一體推進,濟南將切實做到懲防并舉、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形成合力,把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成為平安濟南亮點品牌,為經濟社會穩定保駕護航,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濟南、法治濟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國祥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