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京東集團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一季度實現收入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紀錄。
一位接近京東管理層的人士稱,這是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三年來,直接坐鎮一線,進行業務部署決策的結果”。
該人士透露,劉強東除了每周對京東管理層進行培訓外,還會親自參與零售、物流等核心業務板塊的日會,他在會上多圍繞商品、價格、服務等用戶體驗給出意見或建議,也會直接解決大部分業務方向性的問題。
外界最關注的,當屬劉強東親自拍板、在今年2月上線的京東外賣會給京東帶來多大的影響。
從財報看,京東的零售與物流兩大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638億元、470億元,其中零售仍是京東業績增長的引擎,不僅收入同比增速達16%,該板塊的經營利潤高達128億元,同比增長38%。
包括外賣等業務在內的新業務,在2025年一季度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18%。
在新業務的收入增長背后,經營費用高企,同比增長65%,達25億元。該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京東外賣正處于高投入階段,新業務虧損超13億元。
京東集團CEO許冉在分析師電話會上強調,外賣業務不是一個割裂、獨立的業務,而是深植京東整體業務生態。從京東核心的零售業務角度出發,自然而然地就會延展到即時零售,而外賣正是其中單量占比最高且頻次最高的業務。
“即時零售包括外賣在內,未來在用戶、供給還有履約等方面,可以和京東現有的業務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許冉稱,京東外賣日訂單規模即將突破2000萬單,集團已經逐漸看到這一新業務對京東平臺在流量、新用戶方面的拉動效應,同時外賣還提升了平臺整體的流量轉化率。
4月,許冉面對媒體采訪時,曾形容京東外賣的打法“像開車一樣,更多的是往前看,而不是天天看后視鏡”。
在她看來,京東不是從競爭因素出發做外賣,本質上是在思考如何把用戶需求和優質商家連接起來,京東進入外賣賽道的直接切口是通過給后者更好的流量和傭金政策,形成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
彼時,許冉表示,京東決定進入外賣賽道,考慮的不是一個季度或一兩年的財務目標,而是做一個長期布局。5月13日晚,她再次強調,短期看外賣業務可能需要一定投入,但這之于京東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業務,隨著規模增長,外賣業務將逐漸釋放規模效應,幫助京東改善效率。
許冉稱,外賣業務會在平臺用戶的流量、購物頻次、跨品類購物等方面帶來增量貢獻,同時在配送運力、技術數據等方面,帶來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當然,不能回避的是,作為新進入者,京東外賣在系統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京東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其實只有幾十天的時間,所以我們很多的運營能力、系統功能都還在建設、優化過程中。”許冉說,京東目前將繼續圍繞用戶體驗、商家生態、外賣騎手保障這三方需求去投入。
就在京東管理層就經營數據和新業務發展情況展開回答之際,央視新聞消息顯示,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商務部等多部門,針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了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
多部門約談并要求相關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作者 錢玉娟)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錢玉娟
TMT新聞部記者 長期關注并報道TMT領域的重大事件,時刻保持新聞敏感,發現前沿趨勢。擅長企業模式、人物專訪及行業深度報道。 重要新聞線索可聯系qianyujuan@eeo.com.cn 微信號:EstherQ13827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