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開啟第二任首次外訪的中東之行(參加教宗葬禮屬于意外,川普并未因此順道訪問意大利),在沙特受到超規格禮遇。而川普首個任期的首次外訪,也是沙特。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機場迎接川普,并為川普主持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并鋪設象征禮遇王室的紫色地毯。雖然不太注重繁文縟節,但川普還是系上紫色領帶以表達對對方的尊重。
相比幾年前拜登訪問沙特的遭冷遇,川普這次的待遇堪稱超規格。
川普隨行官員包括白宮幕僚長蘇西·威爾斯、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美國商界大佬馬斯克,奧特曼,黃仁勛、蘇姿豐等出現在沙特舉辦美國沙特投資論壇活動。
川普此行的重頭戲,是力爭沙特在未來四年向美國投資高達1萬億美元,沙特方面在川普就任后第一時間致電,提出先期6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川普則建議對方湊個整數1萬億美元。
當然,這種投資其實是雙向的,英偉達已經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向沙國沙特AI新創Humain提供數十萬顆AI芯片,用于當地一個500兆瓦級的資料中心項目,而AI作為未來主要科技前沿,此舉也彰顯兩國合作層級。
而沙特和美國簽下142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沙特國防部相關人士透露,沙特也將利用此訪機會,力爭引進F-35戰機和新一代防空系統,總額可能達到數百億美元,而沙特方面明確希望,“這些裝備必須在川普任期內交付。”
意思很明顯,下屆美國總統是誰還不知道,如果碰上共和黨總統還好說,碰上民主黨,則會繼續以意識形態拿捏沙特,這也是拜登任內和沙特關系冷淡的原因。
川普之所以將首訪留給沙特等三國,不只是投資那么簡單,其中另一個目的自然是推動中東外交議程,即推動沙特加入《亞伯拉罕協議》,促成以色列和沙特的建交,第一任期川普為此促成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建交,如果實現沙特和以色列的建交,基本打開了美國在中東盟友體系的完全整合,極大的拓展以色列的外交范圍。
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也被視為伊朗阻止沙特以色列建交,雖然推遲了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不過在沙特國內,對于支持巴勒斯坦和哈馬斯的聲音則極力打壓,這和土耳其伊朗截然不同。
其次,敦促這三個石油生產大國增產石油必然是川普的另一個重要目的,進一步推動世界石油價格的回落,不止有利于降低美國通脹,其次也是對俄羅斯戰時經濟潛力的無聲打擊,因為充足的供應和低廉的油價,會進一步打擊俄羅斯通過石油出口賺取外匯的能力。實際上,川普上任三個多月以來,國際油價實現了拜登任內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低價格,俄羅斯預算赤字極具飆升。烏拉爾原油出口價格跌到50美元/桶以下。拜登和歐盟裝模作樣的制裁,從未努力過推動美國以及聯合中東國家增產石油供應來打擊俄羅斯油價。這也不符合這些左派政客的極端環保和打壓傳統能源議程。
另外,川普此行訪問的意外可能是5月15日是否因為俄羅斯總統出現在土耳其時,他改變對卡塔爾阿聯酋的訪問行程前往土耳其參加烏俄元首的會晤,那澤連斯基總統則歡迎川普此舉,并表示烏克蘭人對此感謝。
現在很大的可能,俄羅斯可能派出外長前往土耳其,而不是普京總統本人,而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凱洛格,威特科夫兩位特使可能出席。對出行極為慎重的普京,無法像是澤連斯基那樣瀟灑自如,也不是川普這種不太講規則的總統。
川普的外訪無論是首訪沙特,還是可能臨時改變行程前往土耳其,其實都說明川普沒有傳統上美國總統該如何的那種自我設限,以及出于意識形態上的畫地為牢,那就是,只要有利于爭取對美國的投資,以及有利于停止殺戮爭取和平,川普都會去爭取,而不是限于美國總統身份而裹足不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