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主持召開的數字經濟民營企業座談會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騰訊、京東、螞蟻集團等14家頭部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展開深度研討。這場高規格會議不僅傳遞出國家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的決心,更揭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中一個關鍵命題——如何通過規范化管理將數據資源轉化為可計量、可交易的數據資產。
政策導向與企業實踐的深度耦合
座談會上,企業家們一致強調“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是當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劉烈宏局長指出,數據正成為重組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這與財政部2024年發布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形成政策呼應。該規定明確數據資源可確認為資產并納入財務報表,為企業數據資產化提供了會計處理依據。以參會企業為例,螞蟻集團的征信數據、滿幫物流的貨運軌跡數據、科大訊飛的語音數據庫,均具備顯著的資產屬性。然而,將這些異構化、場景化的數據資源轉化為標準化資產,亟需既懂數據治理又精通會計準則的復合型人才——數據資產入表會計(DACPA)。
數據資產入表會計: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齒輪”
隨著數據資產入表從理論走向實踐,企業對DACPA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這類人才需完成三項核心工作:一是依據《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建立數據資源識別與估值模型;二是按照《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完成會計確認、計量與披露;三是結合《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制定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以快手公司為例,其用戶行為數據若需入表,DACPA需評估數據獲取成本、活躍度、商業化潛力等多維指標,最終形成符合會計準則的資產價值。
當前,DACPA人才供給存在顯著缺口。據參會企業反饋,數據資產入表涉及技術、法律、財務等多領域交叉知識,傳統財務人員往往缺乏數據治理經驗,而IT人員又對會計準則理解不足。這一矛盾催生了市場對專業化認證體系的迫切需求,數據資產入表會計考試(DACPA)應運而生。
標準化認證體系破解人才困局
DACPA考試構建了初級、中級、高級三級能力評價體系,考生可根據實際需求跨級報考。考試內容覆蓋數據資產權屬界定、成本歸集、收益法估值等核心模塊,教材《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與《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由行業權威專家編撰,系統闡釋數據資產確認的“五步法”原則(識別、控制、可計量性、經濟利益流入、成本可靠計量)。
值得注意的是,考試在全國35個城市設立線下考點,包括所有省會城市及深圳、廈門等經濟活躍地區。這種布局充分考慮參考人員的便利性,也為地方企業選拔人才提供便利。
從政策到產業:構建數據要素生態閉環
國家數據局此次座談會釋放的積極信號,與DACPA認證形成政策-人才-產業的良性循環。一方面,數據資產入表政策為企業數據資源資本化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DACPA人才將助力企業完成從數據收集到資產增值的關鍵躍遷。以參會企業南威軟件為例,其政務數據運營業務通過數據資產入表,不僅提升了財務報表質量,更在招投標中獲得額外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