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開幕式上,沐川縣被授予“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榮譽稱號。
沐川縣是老茶區,素有“茶鄉”之稱,也是全省30個茶葉優勢縣之一,有著悠久的種茶、制茶歷史。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的“沐川茶”,以其茶湯清亮甘爽,回味悠長而獨具一格。據史料記載,“沐川茶”曾在清代作為貢品進京,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名噪一時。
近年來,沐川縣緊扣市委賦予沐川建設“綠色經濟發展強縣”戰略定位和納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生態經濟先行區”戰略布局,將茶產業作為“6+3”農業產業體系的骨干支柱產業,確定“一核一帶五園四中心”的茶產業發展思路,構建以“珍稀、有機、富硒”為主攻方向,以“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為主要路徑的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目前已建成全省唯一的“省級茶樹品種繁育推廣中心”,成功選育茶樹品種(品系)310個,培育省級茶樹良種4個,推廣茶樹新品種3個、有機茶生產綜合技術1項,其中享有茶中“大熊貓”美譽的珍稀茶樹新品種“紫嫣”,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并獲得專利;全縣擁有省級現代農業茶葉萬畝示范區5個,累計推廣茶園綠色防控面積5.6萬畝,建成標準化機采茶園面積5.2萬畝和有機、綠色食品基地1萬畝,建成出口歐標茶葉備案基地2萬畝。重點培育出一枝春、華義、樂樂山、曉三月等茶企10余家,發展茶葉加工企業40余家,培育茶葉專業合作社10余個;注冊茶葉商標20余個,其中“一枝春”品牌系列產品獲中國西部農業博覽會“優質農產品獎”“四川知名品牌”“四川名茶”稱號,“紫嫣”綠茶獲“四川最具影響力茶葉單品”。截至2024年底,全縣茶園面積達22.5萬畝,干茶產量2.1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36.24億元,茶農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
“接下來,沐川縣會繼續將茶產業作為重點農業產業,立足全縣105萬畝的富硒土壤資源,繼續擦亮‘中國紫茶之鄉’‘國際優質生態茶產區’‘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等金字招牌,以打造高標準現代化農業園區為引領,狠抓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主體培育、品牌創建、科研創新等關鍵環節,逐步探索出一條集標準化種植、精細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綠色化文旅為一體的全鏈條發展模式,力爭到2027年,實現茶產業的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茶農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開幕式當天,縣農業農村局分別與四川農業大學、宜賓學院就《分子育種技術成果轉化與沐川茶樹新品種選育》《沐川縣古茶樹資源評價與產品開發研究》項目簽訂合作協議。(供稿方:沐川融媒中心李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