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京都食品藥品法律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食品藥品環境知產犯罪治理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論壇在食藥安全、生態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背景下,聚焦“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治理”議題,旨在通過經驗交流、思想碰撞,進一步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源頭治理與法治建設,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
本文為京都食品藥品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閆淮南在論壇上的與談發言,整理以饗讀者。
閆淮南
我們擴張了京都食品藥品法律研究中心擴成食藥環知,我辦了幾個環境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雖然王教授說這個非常專業,專業人士不到1000人。如果這類案件下下功夫,辯護效果很容易出來,有很多不起訴或量刑比較輕。我們最近辦了一個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案子。這個人做了十多年,賺了大千萬上億的錢。后來查實時,這個人跑到了國外。結果銷售的上下游查都不實了,最后查的庫存,最后定得比較輕。因為其他人判完以后,肯定有一個生效的判決,他回來也肯定不會重。這是一類。
由這個案例進行拓展,今天既然談治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今天拋開辯護效果好外,也反映出任由這種案件發展,肯定會影響到社會秩序和安全。有一個細節,因為犯罪治理涉及到很多因素,我們講了案件怎么移送和打擊,這只是講了一個方面。任何一個犯罪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要堵塞這些原因,必須形成一個監督或治理的網。比如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我給閨女買小馬寶莉,買個正品花了100多塊錢,被媳婦說了一頓,說在淘寶買十多元,效果是一樣的。所以這類案件的發生原因是復雜的,治理也需要多方面,下面有請李主任講講綜合治理的問題。
剛剛曹律師說AI,他是AI應用專家,現在是暢銷書法律人必備的核心技能,AI書連續霸榜十幾天了,我準備下一步請到京都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