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物館看一出川劇,是什么樣的體驗?當童聲合唱《月光謠》的旋律在一件件沉睡千年的文物間縈繞,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重慶的文博機構邀請大家親臨現場來感受!5月14日,上游新聞記者獲悉,為了迎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2025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活動暨重慶市第十六屆文化遺產宣傳月”將于5月16日至18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及人民廣場舉行。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聯合主辦,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承辦,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重慶市博物館協會協辦。現場將緊扣“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主題,推出六大主題活動,邀請廣大市民、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川渝備案博物館已達598家
據介紹,自2022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正式啟動以來,川渝兩地文博事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通過“川渝博物館聯盟”“聯合展覽”“文創聯名”等模式,兩地實現資源互通。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川渝備案博物館總數達598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3家,較2020年增長35%。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以5.44萬平方米成為西南最大遺址類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榮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
除了博物館建設有了數量上的明顯進步,川渝地區博物館推出的展覽、文創等衍生品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如“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三星堆特展”等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馬面裙、三星堆盲盒等產品屢獲國家級獎項,成為“國潮”代表;2024年兩地博物館接待觀眾1.28億人次,是2020年的2.4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年接待量超300萬人次,文物數字化展覽更在全球掀起“古蜀文明熱”。
六大主題活動等你現場來體驗
為了更加生動地詮釋“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本次“2025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活動暨重慶市第十六屆文化遺產宣傳月”活動期間還準備了六大主題活動。
“首先值得推薦的就是巴蜀文脈 川渝華章—2025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活動開幕式暨‘聽見博物館的聲音’博物館之夜活動。”據本次活動的承辦方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介紹,5月16日19:30-21:00,“聽見博物館的聲音”博物館之夜將在三峽博物館率先亮相。
嘉賓們可以沉浸式體驗《壯麗三峽》數字化文物展演,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看文物“活”起來,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川劇《金山寺》選段將在現場唱響。說唱《聽見博物館的聲音》會巧妙融合現代音樂元素與文博主題,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童聲合唱《月光謠》則將以純凈無邪的歌聲,點亮現場。
與此同時,博物館之夜現場,還將公布2024年度川渝博物館獲獎單位并頒獎,并舉辦川渝文物鑒定中心授牌和川渝革命紀念館聯盟授旗儀式。屆時,活動將通過三峽博物館視頻號進行直播。
5月17-18日在重慶人民廣場舉行的文匯川渝 創享未來——第五屆“巴山蜀水”川渝博物館文創展暨川渝博物館高質量發展5周年成果展示也值得大家關注。
屆時,該文創集市將匯聚川渝兩地50余家博物館的近600種文創產品。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神鳥”毛絨掛件、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永川龍手辦模型、四川博物院的金碗系列、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啾”等爆款文創將集中亮相,展現兩地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生機,展現川渝兩地五年協同發展碩果。
此外,活動期間還將舉行川渝革命紀念館聯盟籌備大會暨第一次成員大會。聯盟旨在進一步創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動機制,用心用情用力把川渝兩地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5月17日,還有川渝博物館聯盟年會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四川省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四川自貢江姐故居陳列館、四川廣安市博物館、資陽市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8家文博單位負責同志,將聚焦“川渝中小型博物館差異化發展”主題作主旨發言,分享交流各館在展陳設計、社教活動、文創研發等領域的創新理念與實踐經驗,展示川渝博物館差異化發展的探索成果。
5月17日9:30-11:30,川渝兩地14家博物館的文博專家還將在重慶人民廣場免費為市民鑒定藏品。同日下午,國際博協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安來順也會在三峽博物館以“新時代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全球化視野下的博物館創新實踐。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