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這幾天,網上突然鋪天蓋地的消息,預告碑林博物館新館將于2025年5月12日開館,門票調整到了85元。在這之前的一年多,碑林博物館處于改造提升中,門票只有10塊錢。很多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報道中刻意強調從10元漲到85元,自然很吸引媒體和公眾的注意。
碑林博物館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且是石刻及其他分類中的第1號。目前與西安城墻聯合申報為國家5A旅游景區。在國內外備受關注。
實際上,碑林博物館之前的門票是65(淡季50)。只是由于提升改造,很多珍貴文物不展出,所以才暫時執行10塊錢的門票。因此計算漲幅,應該是從65起算。
當然,從旅游者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景區門票越低越好。當我看到這個新聞之后,第一時間預約了一張5月10號的10塊錢門票。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10塊錢參觀感受。
三件國寶位置沒有變
進入景區以后,大夏石馬、景云鐘、石臺孝經幾個重要文物的位置沒有任何變化。大夏石馬是大夏政權時期的遺存,大夏政權是匈奴人建立的都城,鼎盛時期曾經占領長安,但是只存在了24年,因此保存下來的文物比較少。大夏石馬非常珍貴。
景云鐘鑄造于唐中宗時期,是唯一由皇帝撰文書寫、監工鑄造的青銅大鐘,號稱“天下第一名鐘”,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石臺孝經》碑文是“文帝”孔子所撰,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隸書序文、注解和行書御批,碑首十六字由唐肅宗李亨題寫,集“三帝”人文于一身,被譽為“西安碑林第一碑”。
以上三件國寶由于不方便搬運,此次位置沒有變化。
第一到第七展室珍貴文物被移到新館
第一到第七展室,總體上明清時期的碑還在原來位置。但是代表碑林最精華的大部分漢唐碑石都已經移到新館了。
目前第一展室的開成石經,可能因為體量巨大,沒有移動。開成石經刻于唐代,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等12種經書,是研究中國經書歷史的重要資料。是碑林博物館最重要的碑石之一。
第二展室主要是康熙年間的《孟子》石刻。第三展室有倉頡廟碑等22種碑刻,展示古代石碑形制的豐富種類。
第四室-第七室主要為宋元明清時期名家詩文石刻,太白全景圖、孔子像、松鶴圖、林則徐華山詩文等。這些碑石也有不少精品,但是由于年代距今相對漢唐較近,因此平均價值沒有漢唐碑石高。
石刻藝術館“昭陵四駿”被移走
石刻藝術館主要陳列有唐十八陵的一些石刻,如李淵獻陵的石虎,端陵的鴕鳥,西魏永陵的石獸,寫著“開者即死”的李靜訓石棺,李壽墓,老君像等文物,都沒有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昭陵四駿”被移到了新館。昭陵六駿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有兩件流落海外,四件藏在碑林博物館,為鎮館之寶之一。目前被移到新館展示理所當然。
新增了佛教造像館
佛教造像館是新建的,主要陳列了北魏到唐代的一些佛教造像。
在當時,長安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佛教傳播的中心。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品類豐富,風格各異。
所以此次增加了一個專題展覽館,是非常有價值的。
給碑林的建議:普通陳列免費,新館收費85
總結一下:目前比較珍貴的文物,都已經遷移到了新館。但是一些不方便移動的珍貴文物,還在原來的位置。
總體上看,碑林博物館的這次提升改造,對于提升展示水平,把更多的珍貴文物展現給游客,是非常有意義的。新館能夠展示更多的文物,以碑林藏品之豐富,85元的門票倒也是物有所值。但是現階段全國大部分博物館基本陳列免費的情況下,碑林這次的漲價就還是非常有爭議。
我個人建議:應該把碑林博物館分為基本陳列和新館。把目前的老館作為基本陳列,免費開放,或者繼續維持10塊錢的門票,新館可以適當上漲,比如目前計劃的收費85。如此一來,對于一些普通的旅游者,進來看看基本陳列,打卡一下就可以走了。而對于書法、文化愛好者,可以買門票參觀新館。
不知道大家覺得我這個建議怎么樣呢?歡迎留言評論。
成博士陜西旅游
我是一個大學老師
最近十年,深度探索陜西
目前已經把陜西所有區縣拍過3遍以上
有30萬張陜西旅游的圖片和海量視頻
對陜西文化感興趣的
關注我就對了
合作請聯系:成博士,微信號(1822082175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