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太后富貴無極的人生走到了盡頭,在緊急對清王朝做了安排后,慈禧太后離開了人世。
在她離世前一段時間,身體就已經不太好,太醫更是聯合會診,可還是沒能挽救她的生命,因此,她也被認為是病死的。
直到清朝滅亡后,李蓮英的姐姐卻說出了慈禧身亡的實情,慈禧不是病死的,而是毒殺,那么,是誰給慈禧下得毒?慈禧又是中了什么毒而死?
慈禧太后身亡
紫禁城慈禧太后的宮殿中,宮女太監們忙忙碌碌,煎藥的煎藥,端水的端水,沒人敢有絲毫懈怠。
彼時,慈禧太后已經七十多歲,多年宮廷生活和權柄,賦予她的強大氣勢隨著年歲增長更加明顯,給她診治的太醫彎著腰,神色十分恭敬。
接下來是連續幾位太醫給她診治,只因慈禧太后近段時間頻繁生病,腹瀉的毛病更是一直不好,這讓慈禧太后十分惱火。
清王朝時,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醫術手段都相對比較落后,慈禧太后壽命超過七十也算是非常長壽,可她作為清王朝最尊貴的人,自然不想就這樣失去生命。
然而,太醫即便聯合會診也沒辦法確定病因,只能給她身體進行調理,希望能夠減輕癥狀,只可惜的是,慈禧的這個毛病一直沒好。
在慈禧太后年輕時,她的身體就算不上好,也有過腹瀉的毛病,隨著她上了年紀,剛開始是消化不良,后來又開始腹瀉,而且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即便是更換了藥方和太醫也不見成效。
直到1908年11月,慈禧太后的身體已經虛弱到一定程度,太醫們并沒有放棄,也在時時調整藥方,但慈禧太后的生命就如同漏斗中沙粒,一點點消耗殆盡。
即便是慈禧太后舍不得手中的富貴,到了11月15日,她的生命還是到了最后時刻,在眾人的伺候中閉上了眼睛。
在她死后,她的葬禮規格用的是清朝皇帝的規格,并給她冊封了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葬于定東陵。
到這里來看,慈禧太后的死因的確是因為腹瀉的毛病,而且對她來說也算是老毛病,再加上她年齡大了,長期腹瀉又病情惡化,出現這樣的情況并不奇怪。
潮流涌動的清王朝
奇怪的是在慈禧太后身亡前,她似乎早有預料,并提前安排好了一切,包括她的身后事和清王朝的未來。
首先就是她的身后事,一項一項該是怎么做,她全部都有交代,尤其是她要用的棺材,那也是她精挑細選的,木料上也非常講究,只能用宮中儲存好的木材,不可以用民間的木料。
另外則是對于清王朝的安排,她雖然并沒有直接坐上皇帝的位置,但是多年來,她才是真正的清王朝權力的掌握者,皇帝是擺在明面上而已,實際上能做的決定十分有限。
在她彌留之際,她將溥儀以及攝政王載灃召進皇宮,囑咐立下溥儀為皇帝,那時,溥儀的年紀還比較小,所以她讓攝政王載灃幫助溥儀處理朝政,輔佐皇帝。
事實上,在此之前,她也曾經有過重新選一個皇帝的想法,畢竟溥儀當時的年紀還比較小,可最終,她還是做了這樣的決定。
對于其他方面,慈禧太后能夠安排的十分有限,但她還是盡力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甚至對她的死訊什么時候公布都做出了安排,可以說已經十分詳盡。
將這一切都做好后,她還留下了一份遺言:
“此后,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慈禧太后雖然做了交接,并給予了溥儀這個皇帝權力,只可惜清王朝氣數已盡,沒幾年也就滅亡了。
真正的死因
在清王朝滅亡后,一切事情都已經結束,大家都在期待著國家會有一個全新的模樣,在這期間,也有一些關于清王朝的秘聞流傳開來。
慈禧太后的真實死因也是秘聞中的一部分,而且還是李蓮英的姐姐親口說的,李蓮英作為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紅人,雖然是個太監,但也是大名鼎鼎,他姐姐的話也有幾分值得相信。
李蓮英的姐姐透露,慈禧太后并不是病死的,而是中毒而死,雖然有人對此相信,有人對此保持質疑,但這個事情無法追尋真相,大家也就只能討論討論。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的條件也逐漸好起來,一些專門研究歷史的科學家也注意到了這一說法,并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而科學家之所以如此感興趣,其實和當時的一份尸檢結果也有關系,1928年,孫殿英曾帶人進入過慈禧太后的陵墓中。
除了盜走那些珍貴的陪葬品外,隨行的軍醫也給慈禧太后做了一個簡單的尸檢,并且記錄了一些慈禧太后的遺體特征。
尸體尚未腐爛,面容清晰,指甲發青,口鼻泛黑,腹部脹裂,五臟變色。
而這樣的特征其實是不太符合“自然病逝”的尸體呈現情況,再加上李蓮英姐姐所透露的有關于清王朝秘聞中慈禧太后并不是病死的,而是中毒而死這樣信息。
科學家們決定對慈禧太后的遺體進行相關檢測,希望能夠確定慈禧太后的真實死因,但,他們最終還是失望了,雖然在慈禧太后的遺體中提取到了一些毒素殘留,證明她曾經的確用過這些東西。
但是這些毒素殘留的含量是非常少的,按照這樣的情況這些毒素殘留根本不可能致死,遠遠比不上光緒皇帝檢測結果那樣明顯,可以百分百確認光緒皇帝就是中毒而死。
不過,這也并不代表慈禧太后一定不是毒殺,根據慈禧太后晚年的生活來看,她也喜歡用一些丹藥,而這些丹藥是非常容易造成重金屬中毒的。
更何況她的身體本身就已經不是很好,再加上重金屬對肝腎等內臟的影響,最終導致了慈禧病情加重,長眠于定東陵。
信息來源:
· 《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版
· 錢漢東:《慈禧太后死因新探》,《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
· 林永匡、王熹:《清代宮廷政治研究》,故宮出版社2012年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光緒帝遺骨砷含量檢測報告》,2008年
· 徐珂:《清稗類鈔》,中華書局1986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