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去公園玩,遇到一位媽媽,她4、5歲的女兒舉著畫紙雀躍地跑過來,“媽媽看!我畫的彩虹花!”
這位媽媽脫口而出,“寶貝你真棒!”
沒想小女孩氣鼓鼓地說:“媽媽,你每次都像個復讀機一樣!”
我發現,很多父母夸孩子,真的很籠統。
來來回回都是“你真棒”、“你好厲害”、“你好聰明”,只會讓孩子翻著白眼說你敷衍。
這才是孩子最想聽到的2句夸獎,而不是“你真棒”,用對了,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做父母的要收藏。
細節式夸獎
比如孩子在彈鋼琴,我們不應該空洞的去鼓勵夸獎孩子“加油,你好棒,你好厲害,你很自覺嘛”這樣的詞。
而是說:我看到你在彈鋼琴,你彈的這首曲子我很喜歡,你這首曲子彈得很流暢。
夸事實,夸具體,夸細節,這對孩子才更有益。
不只是夸孩子,夸任何人都一樣,要夸具體。
比如“你的字寫得真漂亮”、“你又會游泳又會滑雪,好讓人羨慕”、“你讀過這么多書,真是太酷啦”等等。
不要夸抽象,因為抽象一來看著敷衍,二來容易踩雷。
要是別人具體夸我某一件事、某一方面做得好,不帶標簽屬性,我是會非常開心的。
欣賞式夸獎
想到我小時候,我主動去練琴,但凡老媽一夸,我就感覺很掃興。
就覺得我彈琴,就是因為我此刻想彈,而不是覺得我“應該”去練琴,也不是為了顯得自己懂事、或者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賞而彈。
也忽然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有時候被夸贊、被鼓勵,反而很不開心了,因為感受到了不平等的關系。
夸別人做的好的時候,本身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高位,被稱贊的人感受到的是“被點評”的感覺。
所以相比于“夸贊”,我更喜歡“欣賞”一詞。
孩子在跳繩,媽媽說:看你今天跳的多好啊,如果你天天堅持,你肯定就會跳的更好了。
這個鼓勵,既帶著期待又帶著否定,過去你沒有天天跳。帶著父母的期許,孩子會很有壓力的。
如果孩子今天真的跳的好,媽媽看見了孩子的喜悅,可以說一句:媽媽今天覺得,你今天跳繩的協調性比昨天有進步哎,真為你高興!
欣賞式的夸獎:就是看見了孩子的成長,這是被看見的過程。
我覺得發自內心的欣賞是最自然的,而不是表面贊美,實際上為了推動孩子做事情。
所以前者是愛的流動,而后者是暗藏破壞。
帶目的性的夸孩子,說白了就是控制孩子!而真心誠意的夸獎,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
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贊嘆,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這并不需要很多語言。
我們夸贊孩子,需要放到具體事件中去,盡全力去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去引導孩子。
既要讓孩子明白自己來之不易的努力,也要讓孩子學會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打破了自己的慣性思維,培養成長型思維。
正向的肯定教育,從來不是簡單的“你真棒”,而是考驗父母細心、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
想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就要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父母的嘴和態度里,藏著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都會說,我也知道要經常對孩子說一些積極正向的話,只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其實,只要把肯定孩子當成一種習慣,積極正向的話慢慢就能脫口而出了。
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贊嘆,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這并不需要很多語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