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妥后,特朗普突然拋出“統一論”,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盤?島內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
毫無疑問,中美經貿領域的這輪交鋒,是美國輸了。原因很簡單,就是美總統特朗普“撈錢”、“引鏈”的兩個目的都沒達到,就被迫撤回對華高額關稅,并且美國國內也損失慘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不再對中國施壓,而是換了一種打法,什么呢?
特朗普在白宮的一檔記者會上親口暗示“統一”,表示如果中國愿意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的話,那么這會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特朗普的這句話怎么理解?首先,特朗普口中的“統一”顯然不是在說中美關系,中美也不可能統一到一起去,那么特朗普這是在說什么呢?只能是在說中國的臺灣問題。從這里也就不難看出來,具有精明商人本色的特朗普,還是想做交易。特朗普想要讓中國市場對美國開放,他拿出的籌碼就是臺灣問題。但特朗普必須清楚,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家的事,絕無可能成為外人手中的籌碼。并且還能看出來,特朗普這是又想空手套白狼,美國對臺軍售,作為賣方的美國占據了完全的主動權,就算美國往臺灣地區運發霉的防彈背心,臺當局也得出高價購買。所以對于美國來說,想要讓“統一有利”,只需要約束自身越線行為就行,根本就是零成本的一件事。更何況,特朗普還在打馬虎眼,只說模糊地說“對統一有利”,而不做出具體承諾,以他的個人信譽來看,完全不值得信任。
特朗普說出的這番話欺騙不了大陸,卻能讓臺當局非常緊張。看到有島內學者就說,特朗普口中的“統一”不是在說臺灣。這可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不是在說臺灣,還能是在說中美嗎?大陸可絕對沒有“統一”美國的想法。另外,賴當局也作出反應,說自己將“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并且還堅稱,在特朗普的發言當中沒有提到臺灣問題,所以這個“統一”肯定不是指的臺灣。但賴當局現在越是著急忙慌地解釋,反而越顯示出它的焦慮。
那么問題來了,賴當局為什么焦慮?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賴當局自身的原因。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馬上就要上臺一周年了,還剩最后6天左右時間。國民黨已經放出話了,要在賴清德就職一周年之際,對他發起罷免。國民黨作為百年老黨,在臺灣地區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所以賴清德也不得不謹慎對待。更何況,賴清德本人的支持率也出了問題,島內民調又生變,有站賴清德這邊,幫賴清德說話的“親綠”民調機構都承認,賴清德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上任以來,首次不滿意度大于滿意度。滿意度只有47.1%,不滿意度則增至47.3%。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會對賴清德支持率造成進一步打擊,如果特朗普的“統一論”,動搖了賴清德的基本盤,那賴清德就要面臨很大的危險。
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原因。特朗普是最喜歡做交易的,利益至上。現在美國人在和中方的關稅戰中吃了大虧,很難說特朗普就不會拿臺灣地區當作籌碼,來在中美談判桌上換取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畢竟對于美國人來說,臺灣地區并非生死攸關,美國在臺灣地區沒有很多利益存在,但臺灣地區對中國完全統一來說很重要。還有就是,印巴的那場沖突,不僅是殲-10和PL-15的個人秀,更是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軍事裝備,不僅經得起實戰的考驗,還能得到一個滿分成績。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自己都沒有戰勝解放軍的信心,所以對于特朗普來說,在臺海打造所謂“不對稱作戰”根本行不通,與其繼續花費大力氣做這種軍援臺當局的無用功,倒不如把臺當局賣個“好價錢”,實現美國的再次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