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國志愿軍穿越鴨綠江;2025年,美國總統穿著高爾夫服在白宮看空襲直播。兩場戰爭相隔75年,卻畫出一道清晰分界線。
朝鮮戰場上的較量,使得美國第一次在全球擴張的節奏中戛然而止。從那以后,美軍哪怕有意展示肌肉,卻始終沒有膽量與中國進行全面直接軍事交鋒。
這不是暫時怯懦,而是深層戰敗記憶的持續影響。想打贏中國,只能靠全面戰爭;但這道心理鴻溝,美國不敢再碰。
一腳踹出“三把刀”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爆發內戰。三天后,美軍出兵,杜魯門簽署命令,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妄圖用三把刀同時刺向新中國:朝鮮、臺灣、越南。
中南海的燈連續亮了三個通宵,制定戰略方案,確定“朝鮮戰場三有利”方針:陸軍優勢、后勤便利、蘇援可期。此時的北京,剛剛經歷新政權成立,經濟尚未恢復,工業處于初始階段。
10月,美軍越過三八線,接近鴨綠江。美軍主力第八集團軍企圖以機械化兵團推進,占領全朝鮮北部,實現對中國東北工業中心的直接威脅。
毛澤東指出,“如果美軍占領朝鮮,將控制南滿電力資源、瓦解東北工業體系。”10月1日至10月18日,中央高層召開九次軍事會議,反復權衡。
蘇聯未兌現空軍援助承諾,斯大林退縮。但最終,毛澤東還是拍板“出兵”,志愿軍以不宣戰方式秘密入朝。1950年10月19日,志愿軍首批部隊過江。
首戰云山,美軍大敗。美陸戰一師在長津湖遭到圍殲,后勤斷絕,傷亡慘重。“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場交鋒,美國發現對手并不是落后國家,而是有戰略、有組織、有意志的軍事力量。
這場戰爭沒有勝者,但中國贏得了戰略目的,打出了國際地位。華盛頓發現,想壓制中國,代價遠遠高于預期。這一發現,成為后續70年美國所有對華政策的底色。
1975年以前,美國軍事干預全球五十余次,唯獨對中國始終保持克制。不僅臺灣戰役未敢再涉,連在越南深陷泥潭時,也主動避免與中國接壤摩擦。
中國在朝鮮的主動出擊,劃出了一道地緣紅線,美國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阻力。
打不動的“拖鞋軍”
2025年3月15日,也門。特朗普命令美軍空襲胡塞武裝。31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美國白宮連發圖文,展示總統在高爾夫裝中“指揮”作戰現場。
白宮官員稱此為“第二任期最大規模軍事行動”,目標明確:阻止胡塞武裝在紅海對美軍艦與商船發動襲擊。胡塞過去一年制造數十次無人機襲擊,直接造成“全球航運損失數十億美元”。
但空襲后局勢迅速反轉。16日,美國國務院宣布與胡塞達成“互不攻擊協議”。美國軍艦開始撤離關鍵海域。
此舉標志著:連在面對裝備簡陋、依靠地雷和火箭筒的地方武裝時,美軍也只能靠空襲作秀,根本不敢深入地面推進。
美國中央司令部聲稱此次行動“完全由美軍主導”,但事實上沒有一支地面部隊介入。即使如此,伊朗并未收斂,美軍也無后續動作。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伊拉克部署近70萬兵力,三周結束戰斗。2025年,對付一支不足萬人的胡塞武裝,竟連一名地面士兵都不敢派。
五角大樓的態度說明一切:不想卷入第二個阿富汗。2011年起,美國歷次地面作戰幾乎全敗。特朗普政府選擇空襲+制裁組合拳,本質是避免大規模沖突代價。
但這個模式對中國無效。中國不是胡塞,不是塔利班,更不是當年的薩達姆政權。真正想打,只有一個選項——全面戰爭。而這正是美國幾十年來刻意回避的噩夢。
美國軍工力量依然強大,但心理防線早已塌陷。它怕的不是武器對抗,而是一旦失控,將重蹈朝鮮戰場覆轍。
鴻溝背后的“制度性后遺癥”
2025年,美軍全球部署中,唯一未曾形成直接威脅網的國家就是中國。臺海不敢動,南海不過游弋,東海連雷達偵測都小心翼翼。
美國“打中國”的唯一選項,為何始終卡在全面戰爭這道檻上——核心障礙,仍是1950年那場戰役留下的制度性創傷。
原因來自一場不可逆轉的“戰略心理斷裂”。抗美援朝不是軍事失敗,而是模式挫敗。
朝鮮戰爭中,美軍最初計劃是三周解決戰事。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提出“統一朝鮮”,實則意在統一東北亞秩序。
但短短數周,中國志愿軍五戰五捷,美軍連續敗退,前線崩潰,美高層內部開始爭論是否動用核武器。
美國從未在面對非核國家時考慮使用核打擊選項,唯獨在中國面前提出。這恰恰說明,當年美軍戰略系統已經出現整體性恐慌。
后續七十年,美軍所有對華軍事推演均設有“紅線模型”,一旦跨越即引發不可控對抗。該模型第一項變量就是“志愿軍模式”。
這一模式涵蓋三點:軍事韌性、補給穿透力、政治統一意志。這種戰略模型導致美國形成一套“非接觸壓制”戰法,偏向經濟、外交、技術制裁,永遠不觸碰軍事接戰底線。
2023年起,美國不斷通過眾議院提交涉臺軍事干預法案,但從未通過真正意義的“駐軍議案”。五角大樓保留軍事參與權,卻不敢讓總統簽署調兵條令。
所有鷹派方案,一旦推演到“遭遇中國正規部隊”,無一不止步。甚至《紐約時報》報道中指出:“美國所有與中國相關的作戰方案,都以避免戰爭為前提。”
這不是外交姿態,而是戰略共識。這條鴻溝,源自1950年。那一年,中國打出了獨立意志,也打出了美國的戰略恐懼。
70年后,昔日的美軍已經從“天兵”變成了和“拖鞋軍”打得有來有回,耗費十億美元的轟炸換來了自己接連損失兩艘艦載機,這種恐懼就愈演愈深。
參考資料:
揭秘!特朗普親自觀看美軍空襲.環球時報.2025-03-17
論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中國軍轉民.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