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實行 “院校專業組” 的志愿填報模式,這一模式與傳統志愿填報模式有較大區別,考生在填報時需要掌握一些要點 。在 “院校專業組” 模式下,每所高校會根據選科要求將專業分成不同的專業組 。例如,A 高校的 “院校專業組 1” 要求考生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包含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院校專業組 2” 要求考生首選科目為歷史,再選科目為政治,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等專業 。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需要先選擇院校專業組,再在組內選擇具體專業 。以小劉同學為例,他的選科組合是 “物理 + 化學 + 地理”,在填報志愿時,他首先篩選出符合自己選科要求的院校專業組 。他通過查詢各高校的招生計劃,發現有不少高校的部分專業組符合他的選科條件 。在選擇院校專業組時,小劉不僅考慮了專業組內的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還關注了專業組的錄取分數線和招生人數 。他發現,一些熱門高校的熱門專業組,錄取分數線較高,招生人數較少,競爭非常激烈 。例如,某知名高校的計算機專業所在的專業組,去年的錄取分數線比一本線高出了 80 分,且招生人數僅為 20 人 。
小劉根據自己的成績和排名,合理設置了志愿梯度 。他將一些錄取分數線略高于自己成績的院校專業組作為 “沖” 的目標,如某高校的一個專業組,去年的錄取分數線比自己的模擬成績高了 5 分左右,他認為有一定的沖刺機會 。然后,他選擇了幾個與自己成績相匹配的院校專業組作為 “穩” 的志愿,這些專業組內的專業他都比較感興趣,且錄取概率較高 。最后,他設置了幾個錄取分數線低于自己成績的院校專業組作為 “保” 的志愿,確保自己有學可上 。
在填報專業時,小劉也非常謹慎 。他仔細研究了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就業前景等信息 。比如,他在選擇計算機專業時,了解到不同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可能會有所側重,有的高校側重于軟件開發,有的側重于人工智能 。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規劃,選擇了側重于軟件開發的專業 。同時,他也注意到,一些專業對單科成績有要求,如英語專業可能對英語單科成績有較高要求 。在填報志愿前,小劉還參加了一些高校的招生咨詢會,向招生老師咨詢了關于 “院校專業組” 模式下志愿填報的相關問題,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填報思路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