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種菜施肥總犯難,辛苦施肥菜卻越長越蔫。
問題出在哪兒?
老農民總結的五個錯法得避開。先說底肥使用不當,不少人覺得離根近才好。直接把肥堆在種子旁,嫩根就像被開水燙。
正確做法是隔層土,讓根自己往下扎著找養分。老話說“根找肥,肥不追根”,這樣菜才能長壯。
小苗剛出苗別急著追肥,這時根細得像頭發絲。
有人看苗慢就澆糞水,結果根沒吃肥先被燒。至少等兩片真葉長出,再兌稀糞水慢慢喂。就像喂小孩得先喂米湯,追肥急不得。
移栽菜苗別著急施肥,剛挪窩的根還傷著呢。有人移栽后第二天就追肥,苗越澆越蔫巴。
得等苗挺直腰桿冒新芽,再施肥才合適。頭幾天澆水就行,水里加紅糖補補氣都中。
地太干千萬別施肥,大太陽下干土糊住根。肥料化不開燒根厲害,要挑澆水后或雨前。
寧可多等兩天也別硬施,這是保命的關鍵。糞水肥別直接往菜上倒,得兌水稀釋才行。一瓢糞兌五瓢水攪勻,不然葉子準耷拉。
葉面肥也得小心噴,大中午噴容易起斑。說到底施肥就三句話,看準時候、拿準分量、用對方法。別覺得下肥多就是好,就像人吃飯不能頓頓大魚大肉。
多瞅菜的長相,葉子綠得發亮就別再追肥。
黃了瘦了再補不遲,這樣菜才能一茬接一茬。除草其實也有門道,不少人越除雜草越瘋長。山東張大姐就吐槽,馬齒莧長得比韭菜還勤。
關鍵是沒把握好時機,墑情和溫度得注意。三葉期前除,抽穗期后控,這口訣要記牢。
還有斬草除根有講究,亂耕反讓雜草爆發。得用鶴嘴鋤直挖三十深,抖土不翻土才對。
土壤記憶也不能忽視,連茬種植會積累草籽。深翻晾曬加芥末粕熏蒸,能滅草籽護菌群。
除了人工除草,生物防治法也挺管用。
萬壽菊、薄荷種邊上,能讓雜草“自閉”。向日葵根系分泌物質,方圓一米雜草長不大。
鵝群更是天然除草工,每天吃兩斤雜草還施肥。
種植方式和土壤肥力也得優化,黏土沙土要改良。黏土摻河沙腐葉土,沙土加椰糠堆肥。基肥用腐熟有機肥,追肥稀釋液肥勤施。
綠肥覆蓋和蚯蚓養殖,能讓土壤越來越肥。說了這么多,關鍵是要用心琢磨。
每種菜的習性不同,施肥除草得靈活變。河北老鄉都知道,種地得順著莊稼的性子來。你家菜地有沒有這些問題?
趕緊對照改一改。
要是還有不明白的,評論區說說咱一起嘮。記住這些經驗,保管你家菜地綠油油,收成錯不了。關注咱天氣號,后續還有更多種植技巧分享。
以上經驗供參考,具體操作還得結合實際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