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講蔣介石家族3位“長公主”的同人不同命的故事。
蔣孝章是蔣經國唯一的女兒,也是蔣介石唯一的孫女。作為蔣家的“第一千金”,蔣孝章可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但也因為她從小就受到過度的保護,以至于成年后接觸的對象還相當有限。
1957年,20歲的蔣孝章被送往美國留學,蔣經國對她放心不下,就委托“國防部長”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代替自己照顧她。這個俞揚和是有婦之夫,但生性風流,此前已經離過兩次婚,照顧著照顧著,他就和蔣孝章陷入了忘年熱戀。
消息傳出后,輿論熱議,一種說法是蔣經國為了拉攏軍方,甚至不惜拿自己的寶貝女兒當犧牲品。蔣經國聽后自然大為震怒,曾沖到俞大維的辦公室,掀翻了他的桌子,把他臭罵一頓。
蔣經國有三個兒子,即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他們聽到流言,也覺得自己的妹妹上了俞揚和這個紈绔子弟的當,準備坐飛機到美國找他算賬。
俞揚和卻表示自己對蔣孝章是真心的,他親自飛到臺灣,當面向蔣經國解釋,加上宋美齡這個大家長出來為他說話,蔣經國無奈只能接受。最后,俞揚和和妻子離婚,和蔣孝章結婚。當時蔣介石還在世,孫女結婚的時候,他讓兒媳婦蔣方良到美國主持婚禮,還捎去了一封親筆信以及一筆數目不小的禮金,算是對這段婚姻表示了支持。
當時俞揚和是中華航空公司的顧問,蔣經國害怕女兒嫁過去之后受委屈,就提出讓俞揚和當中華航空的總經理,但俞揚和很有骨氣,不愿接受。
俞家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也算名門望族,俞大維的大伯是晚清著名詩人、政治家俞明震,俞明震的孫子名叫俞啟威,他有一個更出名的名字——黃敬。俞啟威是新中國的首任天津市市長,他的兒子比父親職務更高,是正國級的領導人。
俞大維兄弟姐妹眾多,其中一個妹妹嫁給給了曾國藩家族的曾昭掄,另一個妹妹嫁給了傅斯年。俞大維還有一個姑丈,是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的陳三立,陳三立有一個兒子,是史學宗師陳寅恪。俞大維還有一個表侄女,名叫曾憲植,是曾國荃的玄孫女,葉劍英元帥的夫人。
如此看來,蔣孝章嫁給俞揚和,也不算“辱沒了門第”。結婚之后,蔣孝章常年定居美國,由于丈夫和三個兄弟關系不和,他們很少回臺灣。蔣孝章今年已經88歲,她行事低調,露面并不多。
蔣友梅是蔣家的第二代長公主,她是蔣孝文和徐乃錦的女兒,相比行事低調的姑姑,她以特立獨行、性格耿直、經常發表自己的見解著稱。
蔣友梅的父親蔣孝文是個出名的浪子,鬧市醉駕撞死路人,毆打軍警,槍殺臺北市長高玉樹的兒子,可謂紈绔成性。所以,蔣友梅是被爺爺蔣經國和奶奶蔣方良帶大的,是蔣經國最寵愛的孫女。
據蔣家身邊的人說,蔣友梅在蔣經國面前無拘無束,有一次她帶了一本外國雜志去看蔣經國,見面后就問:“您為臺灣做了這么多事,他們為什么把我們全家罵這么慘?”蔣經國說:“怎么會呢?”蔣友梅就拿出雜志,把雜志上的批評文章一字一句念給蔣經國聽。當時,她的叔叔蔣孝武就在旁邊,嚇得身上冒汗,但看蔣經國并沒有生氣,也就不敢出面阻止了。
蔣友梅在蔣家地位很高,如果不是她的阻止,今天《蔣中正日記》早已出版。早在2006年的時候,胡佛研究院就解密了蔣介石日記,當時負責看管“兩蔣日記”的,是蔣孝勇的遺孀蔣方智怡,她答應了出版社將日記出版,大致形式為以時間脈絡,每年為一本,總共55本,陸續出版。
這個消息傳出后,曾引起兩岸學者和民間的高度關注,很多對蔣家故事感興趣的人都對此表示期待。然而,就在日記出版前不久,蔣友梅委托律師事務處狀告嬸嬸蔣方智怡,說她未經蔣家人允許,擅自把日記交給他人,自己不會坐視不管,必要的時候將會采取法律手段來解決。
她要求,“兩蔣日記”必須取得蔣家繼承人的一致承認,才可以公之于眾并出版。因為蔣友梅的反對,《蔣中正日記》的出版工作至今還被擱置。出版社表示,他們尊重蔣家人的意愿,并且已經寫好了授權書,會等到蔣家所有繼承人簽名后,才會公布日記。
蔣友梅的發聲之后,一下子炸出了另外一位“蔣介石的女兒”——陳瑤光。陳瑤光是蔣介石和前妻陳潔如的養女,原名叫“蔣瑤光”,小名“陪陪”。陳潔如和蔣介石離婚后,她才改隨母姓。但從法理上說,收養的女兒也是女兒,從法理上說,陳瑤光才是蔣介石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畢竟她是蔣介石的“長公主”,論輩分她最大。
在《蔣中正日記》出版的風波中,蔣友梅不是說日記出版需要蔣家所有繼承人同意嗎?陳瑤光表示,她對《日記》也享有繼承權。
同為蔣家人,陳瑤光的一生卻非常坎坷。當年蔣介石和陳潔如結婚后,陳潔如遲遲未育,于是打算領養孩子。北伐期間,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到傷兵意院慰問傷員,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嬰,就抱回了家。陳潔如見到這個孩子非常喜歡,就領養了。
這也是蔣介石的第一個孩子,蔣介石對她也非常喜歡,從給她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星宿瑤光,瑤光是北斗七星之一,是北斗七星最東邊的星星。《宋書》記載,當年顓頊的母親就是見到瑤光星“貫月如虹”,于是在若水生下了顓頊。
陳潔如和蔣介石離婚后,去了美國留學,陳瑤光也一同前往。后來抗戰時期,性格叛逆的陳瑤光不顧母親反對,嫁給了一個姓安的朝鮮人,生下了兩個兒子。結果此人是個日本間諜,抗戰勝利后怕被清算,拋妻棄子不見蹤影了。
蔣介石的心腹湯恩伯很關心陳瑤光,于是從他的第三方面軍物色了一位少將參議陸久之,介紹給了陳瑤光。陸久之比陳瑤光大19歲,當時還是單身,兩人在1946年結婚。但陸久之其實是個地下黨,據其晚年回憶,他早年在上海曾和周恩來、趙世炎、葉劍英等一同工作,還參加過營救過陳賡。但陸久之的弟弟陸立之否認哥哥的這種說法,認為他不過是個愛吹牛的“軟骨頭”。
1962年,陳潔如經周恩來批準遷居香港,陳瑤光隨母同去,此后長年在香港生活。她們母女沒有生活來源,經濟很窘迫,所以陳潔如一度計劃寫《陳潔如回憶錄》來賺錢。蔣介石、蔣經國于是在經濟上幫助了她們。陳潔如病逝后,陳瑤光繼承了母親的遺產,晚年移居香港,2012年病逝于上海,和陳潔如一起葬于上海福壽園。
特別聲明: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搬運轉載,一旦發現,必將厲行追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