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林克人
馬林克人(Malinke),亦稱馬寧卡人(Maninka)、曼丁哥人(Mandingo)或曼丁人(Manding)。是住在幾內亞、象牙海岸、馬利、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比紹部分地區的西非民族。
操尼日-剛果語系曼德(Mande)語支的曼德卡語(Mandekanlanguage)。馬林克人分成許多由世襲貴族統治的獨立部落,這是它區別于大多數內部較為平等的鄰族之點。當代馬林克人是農業民族,飼養少量牛只,主要用作交易、納聘禮和提高名望之物。按父系血統傳代、繼位和遺產繼承。
二、馬里帝國
馬里帝國(Mali Empire),又名曼丁戈帝國(MandingEmpire)或曼迪聯邦(Manden Kurufa),是西非中世紀時的一個強大伊斯蘭教帝國,是北部非洲以南的廣闊內陸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古代最重要的伊斯蘭文化與財富中心之一。帝國語言為曼丁哥語,馬里帝國是當時西非最大的國家,其語言、法律及風俗也影響當時西非各國的文化。
馬里帝國因擁有作為主要貿易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壟斷了對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路的征稅權?;实郾环Q為“曼薩”,存在時間約在1235年至1600年左右,首都尼亞尼。
許多有關馬里帝國的記載是來自14世紀的北非阿拉伯歷史學家伊本·赫勒敦、14世紀馬林王朝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以及16世紀馬林王朝旅行家利奧·阿非利加努斯。其他資料則是透過格里奧以說故事的方式,用口頭傳統的方式流傳下來。
(1)起源
根據撒哈拉留存的巖石藝術,在公元前一萬年時,馬里北部就已有人居住,當時撒哈拉很肥沃,而且有許多野生動物。在公元前三百年時,已發展了大規模有組織的居住點,最著名的是在杰內(西非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附近。在西元六世紀時已有跨越撒哈拉的黃金,鹽和奴隸貿易。
馬里帝國起源于位于今日幾內亞北部和馬里共和國南部曼迪族的小王國聯邦。早期該聯邦為加納帝國屬下的一個小國,當來自摩洛哥的穆拉比特王朝大軍在阿布·貝克爾·伊本·奧馬爾率領下于1076年摧毀了加納帝國的統治中心后,曼迪聯邦獲得了獨立。當時該聯邦主要由12個王國組成,尼亞尼的凱塔家族只是其中之一。
1235年左右,尼亞尼的松迪亞塔為反抗蘇蘇王國首領蘇曼古魯的壓迫,聯合起曼迪族的所有勢力,在基里納戰役中徹底打敗蘇蘇人,這標志著馬里帝國的興起。松迪亞塔在戰后被西非各部族公推為首領,稱Mari Djata一世。松迪亞塔的生平事跡被曼丁卡人編成了一部長篇史詩《松迪亞塔傳》。
傳說松迪亞塔在戰勝蘇索后,為向給他的國家帶來財富的穆斯林商人表達善意而皈依伊斯蘭教。擊敗蘇索的松迪亞塔繼續執行擴張政策,不久其帝國的控制范圍不僅包括除開今馬里的北部的部分和毛里塔尼亞的大部分,還一直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今塞內加爾)。
(2)鼎盛
馬里帝國的中心位于西部非洲的曼丁卡高原(今馬里共和國南部),前后共有大約21位曼薩,分為多個王朝。在曼薩·穆薩的統治下,馬里帝國達到鼎盛,其控制地區西抵大西洋。馬里帝國在14世紀初曼薩·穆薩統治時期(1312-1337年)達到力量的巔峰。馬里繼承了興盛于7至11世紀的加納帝國的大部分領土及其內陸的黃金和沿海的食鹽產業。曼薩·穆薩甚至還在1326年率領滿載黃金和奴隸的隊伍前往麥加進行了一次著名的朝圣之旅,以顯示馬里的富庶和力量。他在沿途大量使用黃金,導致埃及和近東的黃金價格大幅度下降長達12年之久。在曼薩·穆薩統治期間,穆斯林文化在馬里達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廷巴克圖、德杰恩和杰內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貿易、學術和文化中心。
馬里帝國的知名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記錄。第一個是Shihabal-Umari的記錄,約是1340年由馬木留克王朝的地理學家及管理者所著。他的資訊是來自訪問到麥加進行朝覲的馬里人。他有來自許多來源的第一手資訊,也有一個第二手的資訊。他也從和曼薩·穆薩的訪問中學習到許多事物。第二個來源是來自旅行者伊本·白圖泰,他在1352年來到馬里,這是第一個由見證人直接寫成,有關西非帝國的資料。其他的多半是第二手的資料。第三個重要的記錄是來自15世紀伊本·赫勒敦的資料。這些資料的篇幅不長,但仍提供了許多有關馬里帝國的資訊。
(3)統治
馬里帝國的統治面積比其他之前或是之后的西非國家都要大,而統治時間也比其他西非國家要久。其原因在于馬里帝國行政權力的下放。根據布基納法索作家約瑟夫·基-澤爾博所述,若一個人離開首都尼亞尼越遠,曼薩對這個人的掌控程度也就越少。當然曼薩仍會掌控稅金以及名義上的控制權,以免他的子民叛變。在地方層級(村鎮或是城市),會由kun-tiguis選出dougou-tigui(村鎮首長),村鎮首長會由當地半神話式創始者的后裔中產生??h級行政管理人員(kafo-tigui)會由省長從其熟識的人之中任命。只有國家級或是省級的首長才會受到尼亞尼政府的干預。各省依照各自的習俗(選舉、世襲等)決定其首長,不論在該省的稱號是什么,曼薩會認定他們是dyamani-tigui。 Dyamani-tiguis需由曼薩任命,并且受到其監督。若曼薩不相信Dyamani-tiguis的能力或是誠信,會設立farba來進行監督。
(4)消亡
1360年后,馬里帝國出現內亂,國力下降,屬下各族紛紛獨立。1375年,加奧獲得獨立,其后他逐漸發展成為桑海帝國。1450年后,葡萄牙開始在馬里帝國的大西洋沿岸掠奪奴隸。馬里試圖同葡萄牙聯合反對日益強大的桑海帝國,但是葡萄牙決定嚴守中立。1545年,桑海軍隊洗劫了尼亞尼。馬里帝國衰亡后,其領地成為桑海帝國的一部分。桑海帝國的范圍包括今幾內亞、布基納法索、塞內加爾、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爾和尼日利亞的部分地區。1591年摩洛哥人的入侵宣告了桑海帝國的終結。隨著海上商路的興起,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逐漸衰敗,此后的兩個世紀里這一地區的戰略重要性不斷下降,并分裂成為許多小王國。1600年前后,實際控制領土大為縮水的馬里帝國最終分裂為三個小國,在歷史上消失。
法國殖民者來到此地后,在1880年成立了法屬蘇丹(一開始的名稱為“上河”Haut-Fleuve),后來在1895年并入了法屬西非。1960年,包括今塞內加爾的馬里聯邦獲得獨立,但僅僅幾周之后塞內加爾即宣告分離。
(5)歷代皇帝
馬里帝國已知的皇帝有21位,可能仍有二到三位皇帝。這些統治者的名字記載歷史中,由格里奧及目前仍住在康巴的凱塔王朝后裔所傳承下來。這些統治者和開國者的不同點不是在于開國者建立了國家,而是統治者們將Manden Kurufaba轉變成Manden。這些統治者不以統治Mari Djata一世統一的領士為滿足,他們又打敗及并入了富拉尼人、沃洛夫人、班巴拉人、桑海人、圖瓦雷克人等族,最后形成一個巨大的帝國。
以下是一些馬里帝國的皇帝:
松迪亞塔 1230-1255
瓦利一世 1255-1285
薩庫拉 1285-1300
曼薩·穆薩 1312-1337
馬格漢一世 1337-1341
蘇萊曼 (曼薩) 1341-1360
卡薩 1360-?
馬利·賈塔二世 ?-1374
穆薩二世 1374-1390
馬格漢二世 1390-1433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