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這種大型水面艦艇是現代海戰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級武器。
但說到底,它終究只是一個移動的海上航空作戰基地,所以各國的航母從外觀上來看基本都是大同小異,但有一個國家例外,它就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是英國最先進的航母,同時也是世界上造型最為獨特的航母,只要看上一眼,我們就能將它與其他國家的航母區分開來,因為這艘航母不僅有著筆直的飛行甲板,還有多達兩座的艦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設計呢?
首先先來說飛行甲板。
縱觀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航空母艦,無論是我國的山東號,還是法國的戴高樂號,又或是美國的福特號航母,它們的飛行甲板都是斜式的,也就是說它們的飛行甲板與船身都存在著一定的角度,唯有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飛行甲板是筆直的。老實說,伊麗莎白女王號筆直的甲板的確看起來是更加順眼一些,但這么設計的初衷只是為了順眼而已嗎?當然不是。大多數航母的飛行甲板之所以采用斜式設計,是因為艦載機在降落時,要靠勾住攔阻索來進行減速降落。
這種降落方式存在著一個小問題,就是有時候飛機滑向甲板時會鉤鎖失敗。
一旦沒有勾住攔阻索,飛機就要繼續向前滑行并重新起飛,此時,如果飛行甲板是筆直的,那么甲板的前方就必然存在著其它飛機,這些降落失敗的飛機滑行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操作不當就有可能撞上甲板上的其它飛機,從而釀成嚴重事故。而把飛行甲板設計成斜式的,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伊麗莎白女王號之所以敢采用筆直的甲板,是因為這艘航母上搭載的固定翼飛機全部是F35B,這是一種擁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飛機,既然可以垂直降落在甲板上,自然就不會出現鉤索失敗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該說說那兩座艦島了。
現代航母大多都是以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的,而燃氣輪機工作時需要通過煙囪排出廢氣,而一個煙囪孤零零的豎立在甲板上肯定是很難看的,所以所有的航母都會將這個煙囪與艦島結合在一起。而伊麗莎白女王號之所以有兩個艦島,就是因為它擁有兩套燃氣輪機作為動力來源。為什么人家都是一套就夠用,它非要搞兩套呢?都是因為在二戰的時候被德國的潛艇給打怕了。
1941年11月14日,一艘德國U-81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了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的側弦,爆炸撕開的口子導致海水涌入,幾分鐘就淹沒了鍋爐艙,于是這艘失去了動力的航母最終沉入了大海。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教訓,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就決定采用雙動力系統,而且還要把兩套系統的距離拉開,以保證當一套系統受損后,另一套系統依舊可以進行工作,從而避免悲劇重演。
因為兩套動力系統相距太遠,所以要是只建造一個艦島的話,就必須要建造一個超長超大的,所以不如將其分開,建造兩個艦島。
當然,這種設計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原本航母的艦島要肩負艦艇控制和起飛控制兩項功能,分開之后,則變成了由前面的艦島負責艦艇控制,而后面的艦島負責艦載機的飛行控制,這樣一來,協調性就會變差,需要更多的磨合與訓練。而帶來的好處就是,分開之后,兩個艦島各司其職,能夠通過不同的設計分別強化各自的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