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永登縣柳樹鎮營兒村的道路兩旁草木蔥蘢,枝繁葉茂,莊戶人家的院落里干凈整潔,盡顯新顏……呈現出一幅家在園中、人在畫中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變廢為寶顯匠心 建設生態“四小園”
營兒村五社村民任玉梅的家門前,在廢舊的輪胎中栽種了各種蔬菜,還有蘋果、桃子等苗木。眼見房前屋后一天天綠起來的靚麗環境,任玉梅喜上眉梢。她說:“說實話,這兩年通過鄉村示范帶建設和村村萬樹行動,我們村的環境確實變美了,感覺連空氣都清新了。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新鮮蔬菜、水果,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營兒村黨支部書記費永生介紹說,在“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中,柳樹鎮利用舊輪胎、空酒瓶等廢舊物品打造“四小園”186處,動員和發動村民將房前屋后的雜物堆改造成微型花園、菜園,并建設家門口的果園,已栽種了1500棵桃樹、杏樹。同時,組織工匠用水泥砂漿修復24面斑駁墻面,用青磚打造了二十四節氣墻,讓村莊煥發出了藝術氣息。
今年以來,營兒村將所有苗木劃分片區,承包到社,責任到人,全面推行“誰受益、誰管護”機制,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積極性,先后發動500多名群眾種植各類苗木5200棵,打造美麗廊道4處,“桃樹一條街”已實現掛果,在“增綠”中“增收”,實現開窗見景、出門見綠、已成為營兒鄉村示范帶建設中的一張靚麗名片。
盤活土地資源 擦亮“香醋”名片
近年來,“營兒香醋”聲名遠播,深受眾多消費者青睞。
柳樹鎮鎮長張永德介紹說,營兒香醋廠原址是水泥廠。水泥廠已關停30多年,我們利用建醋廠的機會盤活土地資源,讓沉睡的土地資源“活”起來,采用土地流轉和入股分紅的方式,全力扶持企業建醋廠,不僅發展了產業,增加了村集體經濟,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可謂一舉多贏。
“醋廠建成后,帶動了24戶脫貧戶實現增收,農戶通過成本價提貨,通過走街串巷售賣,人均增收1.25萬元以上,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就是我的初衷。”營兒香醋第四代傳承人張天俊欣喜地說。目前,營兒香醋已在永登和蘭州市區設立了專賣店,供應當地餐飲企業,還充分借助東西部幫扶協作機制,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模式銷往天津、北京等地。
柳樹鎮在注重用好現有溫室大棚,發展育苗產業、花卉產業和蔬菜種植的同時,還利用冷水魚養殖技術,發展鮭鱒魚產業,通過“股票塘”模式新建一處水面養殖場,以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產銷對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整治人居環境 演繹“桃花源記”
在滿城漁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柳樹鎮堅持風貌提升與產業發展齊抓、“里子”與“面子”結合、村莊美與精神美并重的思路,把環境整治作為示范帶建設的先手棋,攻堅推進“3331”行動,按照先整治、后綠化、再美化、再提升的“四治”行動方案,著力推進鄉村風貌整治提升,扮靚人居環境,打造隴上“桃花源”。
黑城村針對“重點、難點、堵點”區域,集中整治村莊內外、河塘溝渠、房前屋后等重點區域垃圾、雜物亂扔亂堆等問題,通過有效整合土地資源,規范農村建設,同時,組織專業隊伍修剪道路兩邊雜草及樹枝,進一步優化可視區域內環境衛生。先后發動群眾種植桃樹1350棵,用心打造黑城大坪“桃花島”,并鋪設了地下管網,方便群眾澆水,切實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綠美鄉村行動 扮靚綠美廊道
滿城漁歌示范帶建設涉及復興村、牌路村、柳樹村、營兒村、黑城村5個村,總長度約10公里,面積約36.11平方公里,覆蓋3148戶12597人,其中常住人口2207戶8084人。
據柳樹鎮黨委書記韓賢文介紹說:“柳樹鎮按照‘全域凈化、年度綠化、梯次美化、整體智化’總體思路,堅持因地制宜,大力實施‘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扮靚綠美廊道。我們緊盯村莊‘五邊、四旁’重點區域,川區8村優先種植桃樹、杏樹、柳樹、梨樹、棗樹、景觀樹等樹種,山區6村優先種植玫瑰、旱柳、酸棗、文冠果、中國沙棘等耐寒、耐旱、耐鹽堿、耐風沙、病蟲害少的樹種,將村莊美化與綠色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打造集經濟、生態、景觀于一體的生態體系。同時,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植樹、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發動群眾3000余人次,在全鎮形成了全民植綠護綠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該鎮共投入資金40萬元,栽植各類苗木2.8萬棵(株)。其中,經濟林2000余棵,玫瑰等2萬余株,惠及1200多家農戶。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