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初夏時節,走進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西灣子鎮上三道河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平坦的柏油路直通農家院落,紅墻灰瓦的民居樓錯落有致,溫室大棚里果蔬長勢喜人……近年來,上三道河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深挖文化底蘊、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環境美、文化興、產業旺的振興之路。
五月的上三道河村,青山環抱,溪水潺潺。2016年上三道河村正式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建成住宅樓11棟29個單元232套,建筑面積25308.83平方米。2018年底村民全部喬遷新居。2019年建成村委會及村民活動中心三層1620平方米,幼兒園864平方米,健身廣場2800平方米,并配置了建設器材、中國結彩燈和LED屏。
“家家戶戶都住樓房、開小車,街道也干干凈凈的,住得舒心,出入再也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村民王大爺說。
此外,近年來借助鄉村振興的東風,上三道河村通過“清、拆、改、建、管”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我們還發動村民參與‘美麗庭院’評比,通過‘門前三包’制度,讓環境維護成為村民自覺。”上三道河村黨支部書記武強介紹。
這幾年,上三道河村先后榮獲“省級文明示范村”“河北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先進基層黨組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美麗鄉村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成為崇禮區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名片。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上三道河村深挖本地文化資源,將傳統民俗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為鄉村發展注入精神內核。
在村史館內,老農具、舊照片講述著村莊的變遷史。村史館不僅記錄了上三道河村的歷史變遷和發展歷程,還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特色文化,成為村民了解家鄉歷史、傳承鄉村文化的重要場所。此外,村里還經常開展主題宣講、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文明新風吹遍村莊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農閑時大家跳舞、學手藝,精氣神都不一樣了!”村民劉大姐邊說邊展示她創作的冬奧主題剪紙作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近年來,上三道河村立足區位優勢,構建了從育種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崇河農業通過建設高標準育種育苗基地、越冬草莓采摘基地、光伏食用菌基地、出口蔬菜生產基地、休閑觀光旅游基地、蔬菜生產加工基地六大產業基地,實現了人棚兩不閑的四季種植。
其中采摘基地整合草莓、番茄等29個特色品種,吸引了大批游客觀光采摘,年產值突破330萬元;育種育苗基地年育蔬菜苗260萬株、花卉100萬株,累計9年為農戶免費提供菜花苗335萬株;蔬菜生產加工基地年處理農產品500萬公斤,每公斤增值0.4元,讓農戶在家門口實現“田頭到餐桌”的價值升級。
從“環境美”到“精神美”,從“輸血”到“造血”,上三道河村讓農民成為主角,讓傳統與現代交融,不斷激活鄉村一池春水。武強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發展壯大種植產業、做強農旅融合方面下功夫,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吃上‘生態飯’,走穩共同富裕路。”(周大偉、侯逸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