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SU7 Ultra挖孔碳纖維前艙蓋事件持續發酵。
在SU7 Ultra正式上市兩個多月以來,不少視頻博主展示他們選裝了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挖孔前艙蓋下方,跟普通版SU7 Ultra并無二致,而在小米汽車此前的宣傳中,宣稱“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完全復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采用了相同的空氣動力學設計,2個貫穿風道,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從一些網絡大V的現場驗證來看,挖孔版前艙蓋的SU7 Ultra前艙內并無特別風道,空氣導流效果有限。
5月7日晚,小米汽車發布《關于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問題致歉,并給出了補償方案。小米汽車方面表示,小米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我們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車稱,未交付的訂單可以進行改配,對已提車用戶和鎖單用戶贈送2萬積分。
據紅星新聞報道,不少消費者對這一方案并不滿意,質疑其虛假宣傳,要求退車或重新定車。
準車主西董(化名)講述,他有兩輛油車,今年計劃增購一臺電車,此前小米SU7的口碑一直不錯,在SU7 Ultra上市后,3月份交了2萬元定金,并加裝了碳纖維前艙蓋,目前距提車還有二十周。
5月初,網絡各路博主通過驗證,坐實挖孔碳纖維前艙蓋并無風道之后,西董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因為是自己拿來‘玩’的車,肯定是既要外觀帥,又得有性能。現在告訴我4.2萬元的前蓋只是裝飾而已,無法接受。” 西董說,自己沒有特別的要求,只想退掉定金。
西董的訂單。圖源:受訪者
在一個近400人的小米維權群,少數群友已提車,大部分則都是尚未提車的準車主。目前,他們正在尋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幫助,但成效有限。
維權群內,不少準車主向極目新聞記者講述,他們將相關情況向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承擔區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相關職責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金融局反映,但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多人發給記者的受理記錄截圖顯示,該局受理了他們的投訴,但表示“無法認定反映的主體存在被反映的問題,不予立案”。關于消費者的訴求,該反饋稱,“經調解,被訴方無法滿足,中止調解。建議您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14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金融局,未獲關于此事的回應。
官方反饋截圖,圖源:受訪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博士、教授戴盛儀表示,此案中,小米汽車實際交付的產品并不完全具備此前宣傳的功能,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如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
戴盛儀稱,已交定金的車主完全可以要求“退一賠三”。
另外,企業如果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可以向主管部門進行舉報、投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如有虛假宣傳行為,監督檢查部門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首次發布!晉江民營企業500強榜單!
愛拼會贏勇毅前行!人民日報頭版聚焦外貿“重鎮”福建晉江
來源 | 極目新聞
編輯 | 吳杰婷
審核 | 陳文經 張鎮業 陳婉君
177 0607 8508
新聞爆料熱線:8563 30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