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結束了,實際上剛開始。你看看那個道歉視頻,什么叫厚顏無恥斷章取和偷換概念的教科書。
現在阿維塔上訴,要求蘇黎世貝勒爺賠償人民幣1000萬,但我覺得還是太輕了。
我早說過對付蘇黎世貝勒爺這名字像是出口轉內銷的家伙阿維塔就該給他送進去,別說研發投入了,光這回直播風洞測試前前后后花多少錢,你阿維塔錢是風吹來的啊,玩這么出先禮后兵你圖個啥,阿維塔你是不是真以為人家在乎你到底吃了幾碗粉啊?
你看,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現在倒有人洗地了,說風阻這看起來是小事,這是小事嗎?哎咱就先說說風阻,這事一點都真的不小!
給個數據,車速達到120km/h時,風阻所消耗的整車能量占比可達到七成以上,換句話說在高速路況中,你開的車一大半的能耗都在用來克服風阻了,你要是開個方盒子,那能耗更大。
所以降低風阻系數成為提升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的關鍵手段,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各大車企在發布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都要在風阻系數這塊必須下力氣的原因,因為這玩意真的很重要。
燃油車時代風阻不是越低越好,有些部分還要刻意加大,因為發動機是熱機,剎車也經常踩,所以必須要把散熱做扎實換取更低的進氣溫度和更大的進氣流量,所以你看到的性能強點的燃油車無一例外都是帶兩邊酒窩的大嘴格柵。但新能源車就不一樣了,它只要考慮穩定性,動能回收都很大程度減少了剎車的壓力,所以風阻基本上是越低越好。
低風阻絕非簡單的造型或技術妥協,而是空氣動力學、熱管理、NVH、平臺架構等多方向協同的結果,是個非常綜合的科目,但外形上一點點的改變就會帶來很大的進步,不然你說為啥現在眾人都在罵,但車企還是要鐵了心搞隱形門把手?
這位貝勒爺,一開始的攻擊目標豈止是一個阿維塔12,而是整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你還別怪我起這樣高調,這位貝勒爺當初自己給出的結論就是“國產新能源車在近幾年屢破風阻系數紀錄,這種現象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空氣動力學領域的客觀規律?”,咱跟著你上升一下這沒毛病吧?
我還去查了下阿維塔12的研發背景資料,這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空氣動力學分會高級顧問專家,長安特聘的孫絡典在退休前參與的最后一個項目,風阻啊,這是隨隨便便能作假的嗎,車企能在這上面跟你打哈哈,你那點知識儲備去PK空氣動力學領域老專家?從一開始你貝勒爺就沒贏的可能性。
還有這位自稱蘇黎世高材生,你在拿你的阿維塔12測出0.28Cd的時候不會真的不知道風阻系數這東西是個變量吧?咱有點常識,你但凡騎過自行車都明白貓著腰和挺著背哪個更累吧吧?你也不能說貓著腰汽車就不是你了吧?
與其挑刺別人,不如先扎實自己,哥們你別光嘴硬,你別忘了你證據再多,也拿不出正經的檢測報告,頂到天就是個民間科學。吃瓜群眾都知道給出你啥帶章的證據都白搭,因為你只要抓住一個細節就能顧左右而言他然后狡辯一切,這種人咱見過的不要太多。
不信你看,在阿維塔聯合央視通過中國汽研重慶風洞實驗室進行阿維塔12風阻測試,除了以正視聽,還展示了在不同環境和配置前提下風阻系數的變化,最終公證了120時速下風阻系數0.217Cd之后,還有人在說0.217和宣發的0.21有出入。
這可真是沒事找事了,Cd首先是個浮動值,給你測得再精確也都是約等于的值,兩位數是一般慣用值,這里兩位數精度很正常吧,有人跟你四舍五入圓周率是3.1415927嗎?
所以你看,想抓車企的小毛病然后死纏爛打這事真的太簡單了,一個車宣發辭令和數值有多少字,用歪屁股或者是模棱兩可的方式去解析那隨便到處都是窟窿,車企也沒多少辦法,事情小了冷處理。但這事兒太大了,人貝勒爺都上升到中國汽車品牌集體造假了,那你的應對也必須要達到它造勢的這種水平了。
你看阿維塔,又是央視又是中國汽研又是公證處,有人說哇你店大欺客欺負一個微博上活躍的小媒體,這話看起來沒錯,但你梳理這次的風波經過,整個事件當中阿維塔實際上非常被動,反制手段真的太克制了。去年就提醒博主"測試需專業指導",邀請博主測試卻慘遭拒絕,現在堅決要用量產車公開測試,可以全國直播... ...
你造謠一張嘴,阿維塔辟謠跑斷腿,你張嘴微博一句話,阿維塔只能順著你的思路去自證。阿維塔太弱勢了,弱勢到人家道歉視頻里還在斷章取義,簡直活成了被城管追的烤串攤兒,弱勢到很多人甚至都看不起他這么軟弱的表現了。
這事兒貝勒爺一開始就是要出王八拳玩票大,贏了一炮而紅,輸了也一戰成名,人根本不在乎真紅還是黑紅,就是為了搞流量,阿維塔還跟他玩紅先黑后,這有用嗎?
至于貝勒爺,聽說你這貨還要告洋狀,還什么歐美標準,我勸你丫還是省省吧。中國風洞啥水平你是真的不知道啊。這么概括一下,總數等于美歐之和,民用四個4座8米或以上的巨型風洞美歐都沒有,不然你以為C919、殲35、殲50和東風17東風41是怎么來的,咱就不用再提那個全球最強的30馬赫JF-22超高速激波風洞了,我學你一句狡辯,你真要送出國,那檢測結果也不可信,因為你丫用的設備太落后太不精確這沒毛病吧?
哦對了,你是老瑞士手工制表高材生,這么落后的東西應該不配入法眼吧。
阿維塔能不能拿到索賠的這1000萬這事兒靜待后續。但這事情告一段落了又像中場休息,數據真還是假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這個虛空造牌的貝勒爺已經把這個裂口種到了消費者心里,結合小米最近一系列的翻車,所有消費者在看待汽車海報時已經會開始懷疑:百公里加速是不是省掉了駕駛員反應時間?續航距離是不是在冰面上測出來的?
但對于有些人認為的貝勒爺是某車企白手套這事兒,我對于這種人性的善惡實在是實難下結論,畢竟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帶著預定目的或者目的而來,我們無法精準揣測,但他也騙不了自己。
最后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這道理誰都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