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經歷了過去24小時的高烈度交火后,印巴雙方同時對外宣布,兩國已達成立即生效的停火協議。對此,外界普遍給予了高度評價,印巴沖突爆發之后,有不少國際局勢專家認為這場沖突并不會持續多久,畢竟對于印巴雙方來說,沖突持續下去的代價他們誰都承擔不起。對于印度來說,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投資在印度落地,倘若印度持續和巴基斯坦交火,他們將會損失超千億美元的國外投資;而對于巴基斯坦來說,今年他們還有幾百億美元的債務要還,繼續打下去只會進一步加大巴基斯坦的債務規模。
雖然雙方最終都冷靜了下來,但針對這場沖突,印度自上而下顯然是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也從未服氣,他們之所以接受停火,更多原因還是因為在戰場上沒有占到便宜。他們仍然認為中國對這場沖突施加了巨大影響力。據《印度快報》5月10日報道,印度現任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沙希·塔魯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提到了中國。
他認為,印度發起“朱砂行動”的目的意在打擊“恐怖主義設施”,他把巴基斯坦的自衛反擊稱為不可饒恕,并且還將印巴沖突局勢升級的責任推給巴基斯坦。這位印度高官在講話中還提到了中國,他認為,如果中國出面或許會讓印巴局勢有所緩和。事實上,在印巴沖突爆發之后,中國就一直以鄰國的身份呼吁雙方保持冷靜克制,而在印巴沖突隨時都有可能擴大時,中方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據外交部網站發布消息稱,5月10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先后與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以及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話,并且向雙方傳達了中方的態度,在電話中,王毅稱中方期待并支持印巴雙方盡快停火,這符合印巴雙方利益,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由此看來,中國在這場沖突中并未偏袒任何一方,起到了一個大國應盡的義務。而印巴最終之所以接受停火,外部的勸和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最重要的是,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經歷了前幾天的大規模交火之后,雙方對彼此軍事實力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印度雖然在綜合軍事實力方面占據優勢,但小規模沖突巴基斯坦借助從中國購買的大量先進武器裝備,在局部戰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印度之所以一再將戰爭規模擴大化,就是因為他們不甘心在面對巴基斯坦的沖突中一再落敗,想要通過一場勝利來挽回自己的面子。
但顯然印軍的表現沒有達到莫迪政府的預期,而巴基斯坦能夠在空戰中大獲全勝,能夠攔截印度如此多的無人機,中國售賣給巴基斯坦的殲10CE以及紅旗防空導彈,包括巴基斯坦購買中國的預警雷達等裝備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中國這些武器裝備,就沒有巴基斯坦在這場沖突中的揚眉吐氣。印方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同時他們也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說話,巴基斯坦一定會著重考慮,所以這位印度外交高官才會喊話中國,希望中方能夠出面緩和目前的印巴局勢。
而事態的發展也的確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在王毅外長先后與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員通話后不久,印巴雙方便達成了臨時停火協議,盡管這份協議接下來能否生效還有待觀察,但中國不會像某些國家某些政客那樣把印巴停火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