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巴基斯坦外長宣布,印巴兩國已同意?;稹?/strong>
自2025年4月22日兩國邊境爆發恐怖組織襲擊游客事件以來,南亞局勢由此急轉直下。兩國軍隊就此事件互相指責、各執一詞,雙方還出動了戰機和導彈進行交火,局勢一度劍拔弩張。
考慮到印巴兩國均裝備核武器,此次?;饘Φ貐^和平穩定而言,無疑是一件重大利好的消息。
(網傳印巴兩國交火圖)
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對這樣的結果表示了不解:印度坐擁14億人口、百萬大軍與3000輛坦克,卻為何不敢對巴基斯坦發動全面戰爭?其實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核武器的威懾
印巴皆為有核國家,雙方的任何沖突都有可能引發核戰。
而一旦核戰爭爆發,那將不再是兩國間的沖突,而是全人類的災難,沒有任何一方能承受得起核戰爭的后果。
所以,此點不再贅述,下面主要探討第二、第三點原因。
(印度的烈火導彈)
第二點,空軍的制衡
很多人在討論印巴局勢時,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同樣是印巴兩國的軍事力量,為何不同軍種之間實力差距如此之大?
就比如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陸軍做對比,印巴兩國陸軍實力相對接近,但總體上印度表現更優。
例如,在孟加拉國獨立事件當中,印度僅用兩周就解除了巴基斯坦軍隊在巴屬孟加拉地區的武裝,推動了孟加拉國獨立。
(孟加拉的獨立受到了印度的極大幫助)
而在海軍方面,實力對比就截然不同了,比起擁有核潛艇和航母的印度,巴基斯坦的海軍簡直就是泰森面前的馬寶國大師。
但到了空戰領域,情況卻發生了反轉,印度成了那個馬寶國,巴基斯坦則變成了泰森.
在幾次印巴戰爭期間,若非巴基斯坦空軍力挽狂瀾,后果不堪設想。就比如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軍隊在邊境一側對巴基斯坦境內發起襲擊,一路勢如破竹。
結果等到巴基斯坦空軍出動后,不僅成功攔截并擊落多架印度戰機,還以對地攻擊的方式,有效遏制了印軍的攻勢,保護了本國的重要軍事設施和民用目標。
(巴基斯坦保存的英雄戰機)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人認為這與空軍自身的獨特性有關。在海軍、陸軍、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這四大軍種里,海軍和戰略導彈部隊向來以高度“螺絲釘化”的體系合成著稱,各環節緊密配合、按部就班運轉。陸軍方面,雖然協同化程度不如海軍,但也正朝著高度協同、體系作戰的方向深度演進。
(巴基斯坦的海軍)
唯獨空軍,作戰邏輯與優勢體現截然不同,空軍戰斗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戰斗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能,是少有的能夠僅僅憑借少量精銳便能產生驚人戰斗力的軍種,堪稱獨一無二,舉世無雙。
也是現代戰爭領域中最具古代騎士遺風的部隊,沒有之一。
(空軍飛行員是現代戰爭中最像古代騎士的兵種)
在古代,一名騎士配備上合適的戰馬、盔甲和利刃,便能發揮出遠超百倍步兵的戰斗力。
如今的空戰領域亦是如此,以英阿馬島戰爭為例,當時,阿根廷陸軍在與英國陸軍的對抗中處于劣勢,被英國陸軍“花樣吊打”。
可阿根廷空軍卻大放異彩,直接擊沉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迫使英國不得不向法國(阿根廷武器多為法國制造)、智利(與阿根廷關系極差的鄰國,英國可以借此獲取情報)以及美國(動用雷達監視)求助,才勉強戰勝阿根廷。
而且,即便如此,英國在馬島戰爭中的損失依舊可以用慘重二字形容。
(阿根廷空軍)
英阿馬島戰爭充分說明,只要有一定數量的精銳“騎士團”力量,便足以在局部戰場打破戰略平衡,甚至改寫戰局走向。
巴基斯坦和阿根廷一樣,有著一支極為精銳的“騎士團”力量,而且力量遠比印度占優,印度不敢輕舉妄動,也是自然之理。
(巴基斯坦的騎士團)
第三點,體系作戰的掣肘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空軍作為現代軍隊的“騎士團”武裝,雖然依賴個人單兵素質的單打獨斗,但這并不是說,它就完全不靠體系。
事實上,空軍對作戰體系的依賴并不在海軍之下,它早已深度融入了整個國家的軍事作戰當中。
(戰功赫赫的巴基斯坦空軍)
就拿這次125架戰機的鏖戰來說,印度空軍尚未越過邊境,就付出了三架法國“陣風”戰斗機、一架米格29戰斗機、一架蘇30戰斗機和一架無人機被巴基斯坦擊落的代價。
而且,巴基斯坦空軍同樣始終未離開本國領空。
巴基斯坦對印度的“降維打擊”,可見一斑。
有人說,這正是體系作戰的可怕之處。盡管印度的陣風戰斗機被譽為四代半戰機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五代機之下第一檔”的說法,但印度引進這些戰機時,并未引進合適的配套體系,結果導致戰斗力大打折扣。
反觀巴基斯坦,在引進中國殲10時還配套了大量中方設備,這些設備與戰機協同作戰,形成了對印度的降維打擊。
這表明印度“財神開路買回戰斗力”的國防建設戰略,在過去或許有效,但如今早已不再適用。即便巴基斯坦只引進部分產業鏈,也能單方面吊打印軍。
這對于印度而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所以,印度決定收手,這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
(網傳印度戰機被擊落圖)
第四點,國際環境的制約
第四點,國際環境不再允許印度肆意妄為。
2024年,印度鄰國孟加拉爆發內亂。孟加拉原是巴基斯坦的東巴基斯坦地區,后因與巴基斯坦產生矛盾,在印度扶持下獨立。
結果內亂發生后,孟加拉出現思潮,部分民眾認為當初獨立是錯誤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孟加拉國內部分政治勢力自然會開始重新審視與印度的關系。
(孟加拉國)
一旦印巴爆發全面戰爭,孟加拉的態度將成為不穩定因素,對印度的戰略布局構成威脅,印度自然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再加上,由于印度的霸道行徑,印度周邊的馬爾代夫,斯里蘭卡等國對印度長期以來的“大棒政策”怨聲載道。
在以前,印度還能憑借體量優勢對這些國家形成壓制,但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迫使印度對這些國家松綁。
(斯里蘭卡的首都)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如果和巴基斯坦爆發全面戰爭,這些國家的存在無疑將是極大的威脅。
所以印度也萬萬不敢在這個時候和巴基斯坦撕破臉皮,一旦撕破臉皮,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基于以上這四點的考慮,印度在吃虧以后選擇收手,也成為了自然而然的選擇。
參考資料: 1、央視新聞《印度證實印巴已同意停火》 2、財聯社《印巴?;疬€能維持多久?雙方互相指責違反協議 印度軍方強硬警告》 3、第一財經《從導彈互襲到全面?;?,印巴沖突“急剎車”原因很硬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