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已經(jīng)74歲的徐小鳳,一站上舞臺,還是那樣讓人熱淚盈眶?
她一開口,全場寂靜。她一落音,全場掌聲如雷。就連臺下坐著的成龍、劉德華、張學(xué)友,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就在不久前的大灣區(qū)電影音樂會上,群星閃耀。但當那道熟悉的身影緩緩走出,燈光瞬間聚焦,其他星光,通通黯淡了。
是的,她回來了。那個曾讓春晚為她破例的女人,那個讓巨星跪地致敬的天后,徐小鳳,重新站上了舞臺。
01
出身貧寒,卻唱進萬家燈火
1949年,徐小鳳出生在武漢。兩歲那年,一家人搬去了香港。家里孩子多,她是老大,理所當然成了“半個媽”。
初中還沒畢業(yè),就輟學(xué)在家?guī)兔Γ滋煺疹櫟苊茫砩线€得在家開的食品店里幫工。錢不夠花,她得多做點事才能補貼家用。
但就是這樣艱難的生活,她也沒丟掉一件事——唱歌。
有空她就打開收音機,跟著里面的旋律唱。她的夢想,悄悄在生活縫隙里發(fā)了芽。
16歲那年,她被朋友硬拉去參加“香港之鶯”比賽。第一次登臺,沒經(jīng)驗,沒準備,卻一唱驚人。當時全場鼓掌,媒體第二天頭版寫她是“小白光”,一個天賦異稟的聲音。
但父母不愿她入行。他們傳統(tǒng),覺得女孩子拋頭露面不體面。她一勸就是三年,才得父母點頭。
可等她再回到舞臺,已錯過黃金時期。那時的樂壇,人才扎堆,她要從頭來。
她到酒吧駐唱,沒人喜歡她低沉的嗓音,老板們紛紛拒絕。但她不服氣,哪怕一個晚上跑十幾個場子,也要唱下去。
她唱著唱著,就有了粉絲。粉絲追著她去不同的場子聽她唱,那些曾經(jīng)看不上她的老板也回頭來請她。
1968年,她終于出了第一張唱片。再之后,一年連發(fā)7張唱片,在紅磡體育館連開43場演唱會。那是香港歌壇的神話,也是她用熬夜、流汗拼出來的奇跡。
1989年,她被邀請上春晚。但因為演唱會檔期沖突,她沒法去北京。央視破天荒派攝制組去香港給她錄制視頻,放到春晚上。這是春晚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為一個歌手開這個先例。
她,不到現(xiàn)場,卻一樣點燃了全國的熱情。
02
兩段情,換來一世清靜
她這一生沒結(jié)過婚,也沒有孩子。但她并不是沒有人愛。
年輕時,她和鄭經(jīng)翰曾經(jīng)結(jié)婚。這段婚姻持續(xù)了五年,因為聚少離多最終分手。
真正讓她刻骨銘心的,是和廖暉的那段感情。
兩人相識多年,感情深厚,已到談婚論嫁的階段。可在決定結(jié)婚前,廖暉提出希望她放棄中國國籍,和他一起移民美國。
她沒猶豫。國籍這件事,對她來說,不是選項,是底線。她拒絕了他。
這一次,她選擇了留下。他選擇了離開。
從那以后,她不再戀愛,也不愿別人為她等候。哪怕有再多人示愛,她也一笑置之。
她說自己不喜歡耽誤別人。一次采訪里,她提起曾經(jīng)說“不要等我了”,說完后苦笑著加了一句:“他們就真的都沒再等。”
愛情,她相信。但她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遇見。所以她不等,也不強求。
就這樣,徐小鳳一個人,過了幾十年。但她活得清醒,也活得漂亮。
03
如今依舊光芒萬丈
現(xiàn)在的她,住得不奢華,吃得也簡單。她沒有豪門后代,也不熱衷社交,卻把每一場演出當作最后一次來唱。
在臺上,她穿上那件閃著亮片的長裙,還是那個“大波浪紅唇”的她。還是那個一開口就能讓人沉醉的她。
她說過一句話:“每一場演唱會,我都當成見老朋友。”
她沒有孩子,但侄子侄女們都很親近她。她沒有婚姻,但有太多觀眾,一直愛她如初。
成龍說,她是華語樂壇的象征。
劉德華說,愿意養(yǎng)她一輩子。
張學(xué)友說,她是自己小時候聽歌的啟蒙。
這樣一個人,不需要靠緋聞,不需要靠包裝。她光是站在那兒,就足夠耀眼。
徐小鳳從沒說自己是贏家,但回頭看她的人生,誰又能否認她的輝煌?
她用幾十年時間唱了一首長歌。這一首歌,唱給了過去,唱給了故人,也唱給了還愿意聽她的人。
她沒有辜負舞臺,舞臺也沒有辜負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