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生產的盒馬“保潔無抗鮮雞蛋”(規格:1.59kg/盒,30枚)在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你點我檢”專項抽檢中被檢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兩項獸藥殘留超標。具體檢測值為地美硝唑15.5μg/kg(標準為不得檢出)和甲氧芐啶13.0μg/kg(標準限值10μg/kg)。
三方反應:
供應商小町蛋業:稱費縣市場監管局對同批次產品復檢合格,并強調盒馬其他區域門店的留樣檢測也未發現問題。但復檢由企業自行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未通過官方復檢流程。
山東省市監局:明確指出盒馬和小町蛋業均未按規定在7日內提交復檢申請,因此抽檢結果仍以初檢不合格為準,企業自行送檢的復檢結果不具法律效力。
盒馬行動:2月底已暫停與該供應商合作,但截至5月14日未公開回應事件。
消費者反應:
事件曝光后,消費者對盒馬“無抗雞蛋”的信任度下降,部分用戶要求退款。社交媒體上出現對“無抗”標簽真實性的質疑。
抽檢通報核心信息與獸藥殘留危害分析:
1、超標獸藥的風險:
地美硝唑:屬硝基咪唑類抗原蟲藥,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三致”)危害,長期攝入可能導致耐藥性和肝腎損傷。
甲氧芐啶:抗菌增效劑,超標可能干擾人體代謝并影響腸道菌群平衡。
2、獸藥殘留的普遍危害:
直接毒性:長期低劑量攝入可引發慢性中毒,如造血系統損傷、甲狀腺癌等。
耐藥性危機:殘留抗生素可能導致耐藥菌傳播,增加臨床治療難度。
生態影響:藥物通過排泄污染環境,破壞土壤和水體微生物平衡。
過敏與“三致”風險:青霉素、磺胺類藥物殘留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甚至導致基因突變。
3、無抗”標簽的信任危機:
小町蛋業宣稱其“無抗雞蛋”生產全程禁用抗生素,但檢測結果暴露了生產環節可能的違規用藥或飼料污染問題。專家指出,真正的“無抗”需嚴格監控養殖全流程,而當前標準執行和監管力度存疑。
事件對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挑戰:
1、復檢流程漏洞:
企業未及時申請官方復檢,自行送檢的合格報告缺乏公信力,暴露監管程序中對復檢時限和流程的管控不足。
2、企業責任與透明度缺失:
盒馬作為銷售平臺,未主動公開檢測結果及處理措施,消費者知情權受損。供應商小町蛋業雖強調復檢合格,但未解釋初檢超標的具體原因(如是否涉及飼料污染或用藥違規)。
3、行業標準與監管力度待強化:
抽檢覆蓋不足:事件反映地方抽檢頻次和范圍需擴大,尤其針對“無抗”等高宣稱產品。
處罰威懾力弱:盒馬近年多次因農殘超標被罰,但處罰力度未能有效遏制違規行為。
4、消費者教育盲區:
公眾對“無抗”概念認知模糊,需加強科普宣傳,明確“無抗”不等于絕對安全,并引導消費者關注權威檢測報告而非單一宣傳標簽。
你買的“無抗雞蛋”真的無抗嗎?此次事件揭示了“無抗”標簽背后的潛在風險。獸藥殘留問題不僅依賴企業自律,更需完善監管鏈條(從養殖到銷售)、強化抽檢隨機性、嚴懲違規主體。消費者應理性看待營銷話術,優先選擇信息公開透明的品牌,并通過烹飪(如充分加熱)降低殘留風險。
2025年:第143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