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5月13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加沙人道局勢緊急公開會。而當天,特朗普開啟了中東之行。這兩件事,將中東局勢再次推到聚光燈下,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特朗普這次中東之行,可謂備受矚目。他率領著一眾美國商界大佬,像特斯拉公司、谷歌公司、花旗銀行、波音、黑石集團等企業高管都隨行。這次訪問首站是沙特,沙特王儲親自接機,這可是給予美國總統的罕見待遇。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與沙特王儲會面后,兩國迅速簽署了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 ,這也是兩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軍售協議。而且,早在今年1月,沙特就承諾未來四年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特朗普還嫌少,想要達到萬億美元規模。阿聯酋也表示未來十年向美國投資1.4萬億美元。這么大規模的投資,無疑讓美國在經濟上收獲頗豐。 不過,在以色列持續對加沙地帶發動空襲的敏感時期,特朗普訪問沙特,還避開以色列,這背后的深意值得玩味。
要知道,以色列和美國長期以來關系緊密,美國向來在巴以問題上對以色列多有偏袒。可這次,特朗普似乎沒把以色列的感受放在心上。這或許表明美國的中東政策正在發生變化。 從近期美國在中東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種轉變更為明顯。美國與伊朗關系出現緩和跡象,在阿曼斡旋下,雙方就伊核問題已舉行四輪談判。美國還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在對胡塞武裝進行約兩個月的密集轟炸后,由于軍事行動陷入困境,美國最終選擇停火。
特朗普首訪沙特(資料圖)
這一系列操作,都顯示出美國在中東的策略有所調整。 美國在加沙問題上的態度也有所松動,甚至還與哈馬斯進行單獨接觸。哈馬斯此前釋放一名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被扣押人員,就發生在與美國政府接觸之后。而此前白宮提出的“接管加沙”方案,在遭到阿拉伯國家一致反對后,美方也不再積極推動。這一系列舉動,都給以色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對于以色列而言,美國政策的調整可不是個好消息。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一直備受國際社會譴責,其在國際上的處境愈發孤立。如今美國又有從中東抽身的趨勢,不再像以前那樣與以色列深度捆綁,以色列在地區事務中可能會更加被動。 從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的目的來看,吸引投資、推動經濟合作是主要目標。他把重點放在與海灣國家談生意上,而巴以沖突等敏感的地緣政治問題似乎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這或許意味著美國將延續在中東的“戰略收縮”策略,更多地把中東當作獲取經濟利益的“提款機”,而非投入大量資源的“主戰場”。 但中東局勢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對地區局勢產生深遠影響。以色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巴以沖突又將走向何方,這些問題都充滿了不確定性。畢竟,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關乎著全球的安全與發展,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看各方將如何在這場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出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