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以絕對的實力奪取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在戰場上表現優異、功勛卓著的大將軍們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許多人心里可能會有疑問:國軍的將領實力這么弱嗎?如果他們的實力這么弱的話,那他們如何能獲取辛亥革命的勝利呢?并且國民黨又如何能統治中國那么長時間呢?
其實,國軍中也不乏有具備實力的將領在,比如張靈甫、黃百韜、胡璉等,他們曾一度是我軍難以啃下的硬骨頭。雖然在我軍的絕對實力面前,他們最終還是落敗了,但他們指揮作戰的能力還是值得認可的。
本文將要介紹的鐘松名氣不如上面列出的幾位,但是指揮作戰的能力卻不輸他們,甚至可以說比他們更強。有網友甚至把他稱為國民黨第一悍將。那么他究竟有多么出色呢?我們一起從他在各大戰斗中的實際表現來看看。
1900年,鐘松出生在富饒的江南水鄉:浙江。鐘家人世世代代都是樸實的農民,家中有幾畝地,整體家境水平也像江南的物產一般,算得上是富有。鐘松是幸運的,他有一個不甘平凡的父親,決定讓鐘松去上私塾,用知識改變家族的命運。鐘松也十分爭氣,私塾讀完后就考上了師范學校,還做了兩年的人民教師。
本想過安穩日子的鐘松,奈何生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中。但是鐘松知道混亂同樣意味著機會,在山河破碎的時候選擇做一名軍人跟做教師相比起來,有更多的機會改變命運。因此,鐘松在黃埔軍校第一次招生的時候,報名了考試,并成功入圍,成為了黃埔軍校首期的學生。
鐘松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不曾想機會竟也等同于風險,上學讀書差點要了他的命。有一回,鐘松因不明原因生了病,從癥狀上看起來像是傷寒,但是病情又比傷寒重,校內的庸醫診斷不出來,便直接判定為絕癥,沒過多久竟把昏迷的鐘松放到了太平間。好在鐘松的同學張樹青略懂醫術,知道鐘松得的不是不治之癥,及時把鐘松帶到校外去治療,鐘松才沒有在太平間被凍死并且成功地活了下來。
鐘松在和死亡做斗爭的時候,時間也在悄然流逝,黃埔軍校一期的課程結束了,從鬼門關回來后的鐘松還是要面對現實的生活,要把未完的學業補完。學校便讓鐘松跟著黃埔軍校二期完成學業。鐘松的這段人生可謂是一波三折,但他跨過這道坎后,人生就順利多了。
從黃埔軍校畢業后沒多久,鐘松就上了抗日戰場。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不僅在中華大地上殘害生命,還去騷擾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更可恨的是他們連東南亞那些小國家都不放過,攻擊那些小國家的時候還不忘騷擾我國的云南西部。
國際社會和中國當然不會縱容日本,英美兩國和國民黨都派出了遠征軍,遠赴印度消滅日軍,鐘松也在遠征軍的隊伍中。這場戰役在歷史上稱之為緬北滇西戰役,最終以我軍的勝利宣告戰役的結束。鐘松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色,在戰后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勛章。
若是鐘松獲得的青天白日勛章還不足以說明他指揮作戰的能力的話,那么他在解放戰爭中和我軍的三次過招應該能夠作為他是第一悍將的證明了。解放戰爭時期,鐘松在國軍中擔任整編36師的師長,胡宗南是他的上司,他負責的戰場主要是西北地區。
我軍負責西北戰場的大將軍中,彭德懷和鐘松過了一次招。1947年,彭德懷元帥帶領將士們執行作戰任務,任務的要點是:分點支援進攻隊伍,在戰斗圈的外圍形成一個包圍圈,不知不覺將敵軍困住,圈中人出不來,圈外人進不去。鐘松領命破我軍戰術,他直接劃了個更大的圈,繞路進沙漠,再從沙漠繞至彭總的支援部隊背后,對我軍形成內外夾功之勢,我軍被迫撤軍。鐘松還用同樣的方法在徐總的手中奪取過勝利。
西府戰役雖然以我軍的勝利收復延安告終,但是在戰役接近尾聲的時候,鐘松的部隊給我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對于我軍來說,鐘松不除,后患無窮。有了前幾次的經驗,我軍在后來的沙家店戰役中,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和更多的兵力與鐘松對陣,但鐘松依舊從我軍的手中成功突圍。不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鐘松都游刃有余,這樣的將領被稱為國軍的第一悍將是實至名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