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切實維護消費者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近日,四川省綿陽市市場監管局精準發力、靶向出擊,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全面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凈化農村食品市場,切實守護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明確重點 全面部署
該局深入分析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制定印發《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方案》,向社會發布“關于嚴禁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告誡書”。緊盯農村地區、城鄉接合部農貿(集貿)市場、面向農村的食品批發市場以及食品展銷會等重點區域,全面排查農村地區食品小作坊、校園及周邊食品小銷售店、小餐飲店、食品攤販、群體性聚餐專業加工服務者、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等重點主體,集中打擊銷售“三無”食品、“兩超一非”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山寨”食品等違法行為。
深入排查 強化整治
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嚴抓市場準入管理,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落實責任,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緊盯節日市場消費量大、群眾關注度高的重點品種,加大對銷售環節進貨查驗記錄不規范、不按條件儲存、銷售過期食品、違規使用標簽標識等行為的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問題隱患“回頭查”,深挖案源,加強執法協作。截至目前,共排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3972戶次,線下排查發現涉嫌違法線索53條,收集投訴舉報等渠道線索133條,督促網絡平臺刪除違規食品信息4條,組織監督抽檢183批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1起,責令整改34家。
加強引導 持續發力
結合農村食品消費特點,充分利用媒體、互聯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引導生產經營者自覺守法生產經營,增強農村消費者自我防范意識、消費維權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針對部分農村食品經營戶食品安全和法律意識淡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執行敷衍、心存僥幸,在排查過程中堅持整治與指導相結合,既要“看病”也要“開方”,指出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導生產經營者要怎么做、該怎么做,逐步提高經營者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和協同共治,全面規范農村食品市場。(來源:綿陽市市場監管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