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苦夏,多吃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都感覺到食欲不振,不愛吃東西,但是肉類中含有蛋白質,不僅強身健體,還能勾起人的食欲,不過三伏天吃肉有講究。
俗話說:“魚生痰,肉生火”,這里的肉指的是魚肉和豬肉,所以夏天應該少吃魚肉和豬肉,多吃鴨肉這樣的清補肉類,鴨子屬于水禽,常年在水中游行,鴨肉中的脂肪含量也遠比其他禽類少,吃起來清爽不油膩。
鴨肉涼而不寒,是盛夏消暑的佳品。能清熱涼血,而且其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常吃能調節身體狀態,讓夏天精力更充沛。
中國食鴨的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考古發現表明,早在青銅時代,鴨已被馴化并成為貴族宴飲中的重要食材。《周禮·天官》中記載的"庖人掌六畜、六獸、六禽"中的"六禽"就包括雁、鶉、鴳、雉、鳩、鴿,而鴨作為水禽的代表,在先秦時期已成為宴席上的珍饈。
唐代韋巨源《食譜》中記載的"燒尾宴"菜單里就有"鴨花湯餅"等鴨饌,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詳細記載了汴京(今開封)市場上"炙鴨"、"簽鴨"等數十種鴨肉制品的盛況,而蘇東坡"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名句,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人們對鴨肉時令性的認知。
明代《本草綱目》詳細記載了鴨肉的性味與功效,為夏季食鴨提供了理論依據。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收錄了包括"蒸鴨"、"醬鴨"、"鴨羹"等多種鴨肉做法,并特別強調"鴨以肥為美",反映了當時對鴨肉品質的講究。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因氣候條件、物產資源和飲食傳統的差異,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夏季鴨肉烹飪方式,北京烤鴨,南京鹽水鴨,蘇州八寶鴨,廣州陳皮鴨,廣西檸檬鴨,四川樟茶鴨子,云南宜良松香鴨,這些地域特色的鴨肉佳肴,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食材,更成為為身體進補的重要一環。
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三道鴨子的做法,一涼菜,一熱菜,一湯品。朋友們可以跟著學起來。
首先我們先要挑選鴨子,菜市場上的鴨肉一般都是白條鴨,有冷鮮的還有冷凍的,我們最好挑選冷鮮的鴨肉,這種鴨肉一般都是新鮮宰殺冷鮮配送的,腥味兒比較少,而且肉質也會更加鮮嫩,那么除了冷鮮這一點,還有哪些是我們在購買時要留意的呢?
1. 看外表
顏色正常的鴨肉是淡粉色或淡紅色,要是顏色發灰、暗紅,或者有黑斑,肯定不新鮮;摸起來皮膚緊實有彈性,沒有破口和淤血的才好。另外,鴨子帶點脂肪正常,但要是肥油特別多,吃起來會膩。脂肪發黃、發臭的,千萬不要買!
2. 聞味道
新鮮鴨肉就淡淡的肉腥味,如果聞到酸臭味、腐爛味,或者特別刺鼻的怪味,扭頭就走!絕對不能買!
3. 捏一捏
用手指按鴨肉,新鮮的會馬上彈回來,要是按下去一個坑彈不起來,或者軟塌塌、黏糊糊的,別猶豫,放下就走!
能買活鴨現殺最好
要是市場有活鴨現殺,閉眼沖!挑那種眼神機靈、羽毛順滑、活蹦亂跳的鴨子,現殺現處理,新鮮度直接拉滿!回家做出來的鴨肉更加緊實鮮嫩!
涼拌檸檬鴨
這道涼拌檸檬鴨是源自廣西南寧的特色涼菜,南寧常年氣候濕熱,酸辣開胃的料理成為當地人消暑解膩的心頭好。檸檬鴨以其獨特的清爽酸辣口感,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
將鴨腿肉洗凈后放入鍋中,加入沒過鴨肉的冷水,放入3片姜片、1根打結的蔥和1湯匙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轉小火慢煮25分鐘,直至用筷子能輕松插入鴨肉。撈出鴨肉,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5分鐘,讓肉質更加緊實,隨后瀝干水分撕成細條。
將青檸檬對半切開,一半榨汁,另一半切成薄片備用。把檸檬汁、生抽、香醋、魚露、糖、鹽、蒜末、小米辣和辣椒油混合,攪拌均勻,調制出獨具風味的酸辣汁。
把鴨肉條、香菜和檸檬片放入大碗中,倒入調好的酸辣汁,淋上香油,充分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讓鴨肉充分吸收料汁的鮮美。
冷藏后的檸檬鴨取出裝盤,撒上熟白芝麻和少許香菜葉點綴,一道清爽開胃的涼拌檸檬鴨就大功告成。
烹飪小技巧
冰水激冷是關鍵,不僅能去除鴨肉的油膩感,還能讓口感更加爽滑Q彈。
酸辣汁的配比可根據個人口味靈活調整,嗜酸的朋友可以多加檸檬汁,喜甜的則可以適當增加糖量。
鍋仔姜母鴨
姜母鴨是福建閩南地區家喻戶曉的傳統名菜,當地氣候濕潤,這道菜以老姜和麻油為底,搭配米酒燉煮鴨肉,具有清涼祛濕、益氣補血的作用。
將鴨子斬成5厘米見方的小塊,冷水下鍋,加入2片姜片和1湯匙料酒,大火煮沸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去除血水和雜質。
鍋中倒入黑麻油,小火加熱至微微冒煙,放入切好的姜片,煸炒約5分鐘,直至姜片邊緣卷曲、呈現誘人的金黃色,釋放出濃郁的香氣。
轉中火,放入處理好的鴨肉,翻炒至表面微微泛黃。接著倒入米酒、生抽、老抽、冰糖、八角和桂皮,翻炒均勻。加入熱水沒過鴨肉,大火煮沸后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燉40分鐘,讓鴨肉充分吸收香料的味道。
開蓋后轉大火收汁,加入適量鹽和枸杞,撒上蔥段,讓整道菜的味道更加豐富。將煮好的姜母鴨轉入小砂鍋或者鍋仔中,端上餐桌即可使用。
烹飪要點
麻油是姜母鴨獨特風味的關鍵,不可用普通香油替代。
燉煮過程中火候要足,確保鴨肉燉至軟爛脫骨,入口即化。
綠豆陳皮老鴨湯
這道湯品源自廣東,是夏季消暑養生的經典湯品。廣東夏季濕熱,人們注重通過飲食來調節身體。綠豆清熱解毒,陳皮理氣健脾,搭配老鴨一同燉煮,既能滋補身體,又不會讓人上火。
將老鴨切塊后冷水下鍋,加入姜片和料酒,大火煮沸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去除腥味。
把處理好的鴨肉、提前浸泡2小時的綠豆、刮去白瓤的陳皮、蓮子、百合和蜜棗放入砂鍋,加入約2升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撇去浮沫,慢燉1.5小時。
燉至鴨肉酥爛、綠豆開花時,加入適量鹽調味,一碗香氣四溢、營養豐富的綠豆陳皮老鴨湯就新鮮出爐了。
烹飪小貼士
選用養殖1年以上的老鴨,燉出的湯味道更加醇厚鮮美。
若喜歡濃郁口感,可適當延長燉煮時間至2小時,讓食材的營養充分釋放到湯中。
我最愛的就是那口涼拌檸檬鴨,酸酸辣辣的,一口下去整個人都來勁了!要是覺得太清淡,姜母鴨的香味能讓你連干三碗飯。要是怕上火,一碗綠豆老鴨湯下肚,什么暑氣都消了。
所以啊,這個夏天別光顧著啃西瓜了,試試這些鴨肉做法,保證讓你吃得開心又健康。記住啊,會吃的人夏天都吃鴨!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