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5月13日報道,有消息人士稱,國內一家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機磁體的稀土公司,已經于四月底獲得了對德國大眾的出口許可證,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大眾公司的證實。今年4月初,中方曾宣布對部分中重稀土限制出口。如果路透社和大眾所述屬實,那么德企有可能就是首批獲得許可的對象。
不過拿到稀土的德國,非但沒有想著要和中方合作共贏,反倒是在新總理默茨的帶領下,接連對華發起挑釁。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14日下午,正式就職僅一周的默茨,首次以德國總理的身份在聯邦議院發表講話。
雖然他和默克爾同樣來自基民盟,但兩人的政治立場卻截然不同,尤其是在涉華問題上,默茨遠不及默克爾務實。在談及經濟話題時,他將中國稱為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時還稱作為減少戰略去風險的一部分,將繼續減少對華單方面依賴。德企剛拿到稀土出口許可了,默茨就跳出來炒作“對華去風險化”,典型的既要又要。
這些年來,德國沒少從中國市場分享發展紅利,中德合作也曾一度被視為中歐合作的典范,雙方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但自從部分美國政客炒作“對華去風險化”后,德國也開始亦步亦趨,這給中德合作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德國口中所謂的“去風險化”,完全是單方面的臆想。德國不能一邊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另一邊又大肆宣揚中國是“威脅和挑戰”,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只會損害德國自身的利益。
在談及安全議題時,默茨對中俄關系指指點點,聲稱中俄關系加強讓德國感到“擔憂”,還揚言要堅決推動中國為結束俄烏沖突做出貢獻。首先,對于中俄加強雙邊合作,雙方都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了,不針對第三方,同時也絕不會受第三方干擾,這是中俄出于各自發展需要所作出的選擇,輪不到第三方說三道四。
其次,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在積極的勸和促談。默茨的表態,充斥著傲慢與偏見,德國根本沒有任何資格要求中方該怎么做。當初“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被炸,德國政府卻選擇默不作聲,這可是一條事關德國民生與經濟命脈的能源管道。如今中俄只是正常合作,默茨便戴著有色眼鏡,甚至還趾高氣昂的要求中方按照德國的意愿做決策,完全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與實力。
除了發表不當涉華言論外,德國新政府還在地緣安全議題上,有了新的對華挑釁舉動。據《聯合早報》報道,當地時間5月14日,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與菲防長特奧多羅簽署防務合作協議,同意在網絡安全、國防裝備等安全議題上擴大合作。在南海局勢緊張之際,德國和菲律賓簽署這么一份安全合作協議,其用意不言自明。
一來是想要借此賺軍火錢,二來是為了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德國的做法,就是在助紂為虐,顯然已經損害了地區安全利益,更是會對中德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德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根本不清楚自己最大的威脅究竟是誰。無論是在安全上還是經濟上,德國最大的威脅從來都不是中俄,而是美國。美國通過北約體系,長期主導著歐洲的地緣局勢,德國和歐洲憑什么認為,美國會優先考慮歐洲盟友的安全利益,而不是美國自己。從默茨的表態來看,一場延宕了三年的俄烏沖突,依舊還是沒能將德國打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