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德國聯邦議院進行第二輪投票,選舉新任總理。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獲得聯邦議院全體議員多數票的支持,正式當選德國新任總理。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聯盟黨同社民黨5日在首都柏林正式簽署聯合執政協議。新一屆聯邦議院共有630個議席,聯盟黨和社民黨分別有208席和120席。
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委員會大樓一角(資料圖)
在6日的第一輪投票過程中,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插曲。默茨未能獲得多數支持,不得不推遲當選總理。此前從未出現指定的總理候選人在聯邦議院選舉中未能當選的情況。這一局面令德國輿論嘩然,議員們倍感震驚,默茨則與多位高級官員召開緊急會議。
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兩輪投票后,69歲的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當地時間6日下午有驚無險地當選德國總理,開啟了其作為聯邦德國第10任總理的職業生涯。上任次日,默茨便遵循政治傳統登上了前往法國的專機。當地時間7日中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愛麗舍宮熱情地接待了這位新任德國總理,并同其進行了會談。默茨在講話中表示,德國總理就任后首訪法國是一個“良好傳統”,體現了兩國間的“深厚紐帶”和兩人在過去幾年的多次接觸中建立起來的“深厚的個人情誼”。
此外,不久前默茨默茨甚至質疑,由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聯盟在當前形式下是否還能繼續發揮作用。“我很好奇,我們將如何應對6月底的北約峰會。”默茨稱,“我們是否仍將以目前的形式談論北約,或者我們是否必須更快地建立獨立的歐洲防務能力……我對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不抱任何幻想。”歐洲自1945年以來一直仰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報道評價,默茨的言論標志著一個歷史性的分水嶺,揭示了特朗普如何深刻動搖了歐洲的政治基礎。
默茨(資料圖)
報道稱,默茨當天譴責美方近期一些“荒謬言論”。他表示,“希望敦促美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不要介入德國的國內政治。”默茨還補充稱,自己一直相信美國有能力明確區分極端主義政黨與中間派政黨。報道提到,此前,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宣布將德國選擇黨列為明確的極右翼組織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對此聲稱“德國應改變路線”。美國副總統萬斯則在社交媒體X上寫道,“西方共同推倒了柏林墻,現在它又被重建了——不是由蘇聯人或俄羅斯人,而是由德國建制派。”
目前,德國政府面臨經濟持續低迷、能源價格高漲、制造業衰退、財政負擔沉重等壓力。分析人士認為,新一屆德國政府需要盡快刺激經濟復蘇、保障社會安全穩定、推動戰略自主,以期讓德國民眾重拾信心。德國政治學者卡爾-魯道夫·科爾特表示,首輪投票失利對執政聯盟來說是一次挫折,但如果新政府能在秋季前在施政方面取得進展,有望彌補此次失利帶來的影響。
默茨(左)宣誓就職(資料圖)
有分析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自上臺以來對歐洲盟友揮舞關稅大棒、減少安全承諾并干預德國內政,美歐關系正經歷巨大轉變。在這一背景下,默茨主張調整對美政策,大力推進歐洲防務自主。在這輪訪問期間,默茨多次提到加強歐洲安全與防衛。他表示,保持歐洲團結、保衛歐洲、共同塑造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德國必須為保護自身及歐洲安全做好準備,希望和歐洲伙伴們“進一步擴大歐洲的安全與防衛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