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0年,陳夢在東京奧運會奪冠,因為說了一句“我的時代到來了”被全網追著罵。
最后贏的是誰呢?當時一戰成名的孫穎莎。
2024年,陳夢在巴黎奧運會再次奪冠,又因為說了一句“我就是要贏給所有人看”被全網追著罵。
最后贏的又是誰呢?哦,還是孫穎莎。
巧了么這不是?
而就在昨天5月15日,當大家都在為趙麗穎和“緬甸老導演”的戀情炒得熱血沸騰的時候,陳夢又一次“語出驚人”的一句話,喜提了熱搜榜....
真是走不出巴黎了?
這幾天,網上到處都是國乒前往多哈備戰世乒賽的新聞,從王勵勤要求坐經濟艙,到下飛機時每個人的精神狀態,以及穿啥衣服,都能成為網友們熱議的焦點。
當然也有不少“小道消息”,比如現在這批去參加比賽的隊員當中,沒有去年拿到冠軍的陳夢..
今年31歲的陳夢,自從去年巴黎奧運會結束之后,好像就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訓練以及比賽了,被網友偶遇,或者是被拍到,也都是在線下。
不是出門旅游就是回老家,再不然就是在參加各種商業活動,或者是各種訪談...
就在前不久,陳夢還參加了央視的節目,一頭長發淡妝濃抹,坐在兩位央視名嘴之間,也絲毫不露怯...
就連倪萍看到她都直言:乍一看還以為是哪個文藝電影里的女主角走錯片場了,仔細看下來,才知道是拿了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但是那次采訪,陳夢的“顏值”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她又一次“重提”了巴黎奧運會的那場決賽!
當時大家都知道,那場比賽堪稱“驚心動魄”,畢竟有孫穎莎在場上,不少觀眾都是為了去看她,而且滿場都是觀眾們給孫穎莎的“喝彩聲”。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夢頂著一腦子的“倒彩聲”把比分咬到了4比2,贏了孫穎莎,但是贏了的她,想哭但又不敢哭...
不過這一幕,有人覺得她真的是“穩定性選手”,也有人覺得,國乒所有人都在往前走了,只有她,都已經快一年過去了,一直一直還走不出來“巴黎”....
昨天,鳳凰網對陳夢進行了一次采訪,對比前兩次的“語出驚人”,這一次,沒有參加多哈世兵賽的陳夢,似乎有了一些“意難平”...
不成事就白忙活
她在采訪中說到“冠軍”,她認為:競技體育是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如果最后不是冠軍,那么,以前的付出就白付出了....
雖然這句話,確實是實話,沒打出冠軍,誰會曉得你?而且又不會別的,退役后除了當體育老師、健身教練、有些再就業都是難的...
但換句話說,她嘴里說出的這些話,無一例外全都踩在了粉絲的尾巴上...
雖說她沒指名道姓,但懂的人也都懂!
她只承認了自己的付出有所收獲,那些付出很多實力比她也不差的,甚至是國家隊陪練,那些吊打各國種子選手的存在,這些人聽到后是什么感想呢?
不可否認競技場是殘酷的,可是她這一句話否定了多少人的努力和付出,就算是曾經輝煌的王楠和張怡寧,估計也不會這么說...
而且,隊友們面臨多哈世乒賽的關鍵時刻,陳夢作為師姐卻在這個時候咀嚼巴黎那塊金牌,這不地道吧?
但是在有人說她功利、懟她奧運會不是重在參與的時候,同樣有人說她真實,畢竟扒開競技體育的殘酷表皮,這句話雖然糙但理不糙...
老話說的好,第一塊金牌最難拿。
想想看,國乒隊里哪個不是5歲摸拍、15歲進國家隊、25歲還在拼主力的主兒?
可細想下來:四年就為奧運這一哆嗦,多少好苗子折在選拔賽,多少老將臨了差口氣。
這四年奧運周期像臺絞肉機,能站上領獎臺的鳳毛麟角。
再回頭看看馬龍、張繼科這些前輩,哪個不是把冠軍當命,而陳夢的“狠話”,不過是把窗戶紙捅破了...
再說回"白付出論",別說冠軍們因此會焦慮了,其實老百姓過日子誰沒這種焦慮?
孩子考學、房貸車貸、職場競爭,哪個不是"不成事就白忙活"?
而陳夢這話戳中的,正是中年人心里最怕的那個點。
只不過運動員的成敗擺在明面上,而普通人的得失藏在了柴米油鹽里...
結語
現在的陳夢,似乎正處在運動員最微妙的階段。
隊友們已經奔向洛杉磯奧運的新周期,她還留在巴黎的余韻里,可飯圈罵戰、網友質疑,這些似乎,她早就看淡了。
但有些東西她死咬著不放——比如對“白付出”的執念。
這話乍聽刺耳,細想卻透著老將的體面:寧愿坦蕩承認“我要贏”,也不拿“享受過程”當遮羞布...
就像網友們曾經說的:輸了找理由,那才是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