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些時候,蘋果官網公布了一系列將于 iOS 19 等新系統上搭載的輔助功能,比如盲文記筆記、Apple Watch 實時字幕、個人聲音功能升級、眼球追蹤優化、頭部追蹤等等。
除了這些功能之外,外媒《華爾街日報》還報道了蘋果在無障礙技術領域的另一項重大突破——通過腦機接口(BCI)用大腦控制iPhone。
據報道,蘋果正與腦機接口公司 Synchron 合作,開發一種名為 Stentrode 的創新設備。
Stentrode 是一種類似支架的裝置,通過微創血管內手術植入大腦運動皮層上方的靜脈內,配備的電極能夠讀取大腦信號。自 2019 年以來,已有10人接受了 Stentrode 植入手術。
蘋果和 Synchron 合作,開發了一種腦機接口,將這些腦信號轉化為控制 iPhone、iPad、Mac 以及 Apple Vision Pro 界面的能力。
Stentrode 設備通過頸靜脈插入導管,放置在大腦運動皮層,手術創傷小,安全性高,而且無需開顱。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介紹了一位漸凍癥患者馬克·杰克遜(Mark Jackson)的故事。他受漸凍癥影響,已經無法出家門,不能站立,但作為 Stentrode 的早期測試者,杰克遜通過連接植入物和蘋果 Vision Pro 頭顯,體驗了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俯瞰山峰的震撼場景,甚至能感受到雙腿顫抖。
蘋果計劃在今年秋季推出的 iOS 19 和 visionOS 3 中,進一步擴展對腦機接口的支持。新系統將引入一項支持 Switch Control 的協議,允許用戶通過 BCI 在無需物理移動的情況下用意念操控設備。
技術成熟后,或許作為普通人的你也可以通過意念來操控你的 iPhone、iPad、Vision Pro。想象一下,不用動手,直接動動腦子就能打字、翻頁,甚至玩游戲,這可太賽博朋克了。
其實不僅是蘋果在研究腦機,馬斯克也在研究。
馬斯克的Neuralink 腦機公司有著和Synchron 不同的方式,它需要通過開顱手術將「微型電極陣列」植入到大腦皮層(開顱手術),創傷相對較大,但能實現的功能也更多。
Neuralink 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腦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增強人類認知能力,甚至實現“超人類智能”。Neuralink 已在美國進行人體試驗,首批患者(如四肢癱瘓者)成功通過腦信號控制設備,如玩棋類游戲或操作電腦。
Synchron 選擇與蘋果合作,主要目標是為嚴重運動障礙患者(如 ALS 或中風患者)提供功能性恢復。兩者都在為BCI領域開疆拓土,但 Neuralink 更像“科幻未來”,而 Synchron 更貼近“現實醫療”。
蘋果在無障礙領域的持續創新,為行動和語言受限的用戶群體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腦機接口有望為更多用戶提供無縫、個性化的設備交互體驗。
蘋果的無障礙技術突破,不僅是技術進步的體現,更是對人類生活質量提升的深遠貢獻。
科技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對于障礙群體卻是“雪中送炭”,能夠像普通人一樣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