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災難深重的烏克蘭大地繼續發生著戰爭獻祭。俄軍使用了無人機打擊了哈爾科夫地區的城市區域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同時,俄軍在本土的庫爾斯克地區包圍殲滅了相當一部分的烏軍據點和部隊。盡管烏克蘭政府拒絕承認被包圍烏軍已經被殲滅,但大家知道包圍圈里傳出來的信息已經越來越少。
俄烏雙方的拼殺不僅在軍事戰場上,還在政壇和經濟方面。就在剛過去的五一節,烏克蘭就公布了一份和美國訂立的礦產協議新文本。國際專家們認為這份文件幾乎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參與訂立協議的各方都是各自心懷鬼胎,即使是身處協議之外的俄羅斯也是有自己的謀劃。
首先這份協議是去年就開始搞了。它最早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最高議會上拋出來的一個計劃,表面上是為了和西方盟國共同開發鋰、鈾等礦產資源分配利益,實際上是為了給以后的戰后還債和繼續求援送上的一個禮包。
特朗普上臺以后改變了游戲規則。他向烏克蘭扔出來一份協議:要求對方提供500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烏克蘭人很不高興,因為這份協議對烏克蘭不公平。首先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不足1000億美元,因此該協議損害了烏克蘭人的主權。其次,澤連斯基一直喊著要歐美給烏克蘭切實的安全保障,他才能簽署礦產協議。結果雙方不歡而散。
美國人強硬的立場不曾改變,他們發布了一份單邊有利的條款協議。涵蓋了烏克蘭的戰后復蘇和基金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但澤連斯基一直不爽,導致雙方談判破裂。沒過幾天,烏克蘭人又跪了:3月份,澤連斯基非常恰好地帶領團隊訪問沙特然后會晤了同時在當地的美國官員。不過隨后美國人拒絕了烏方的協議,因為他們認為一些條款還要修改。
根據已經公開的協議內容,基本上可以這么說:全部對美國有利。因為不管是其基建基金投入還是效益產出都是美國人說了算(美國人保持基金股權和金融權益的最高比例,另外決策權也在美國)。至于烏克蘭的利益分配幾乎提都沒有提。至于烏方提出的安全保障計劃,美國佬在協議當中非常含糊,或者說根本沒有答應什么。
話說到這里應該很明白了。有人把烏克蘭賣了,而烏克蘭人還必須幫忙數錢。
那么這份協議會不會落實呢?這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回答是很難落實。
烏克蘭已知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煤礦和石油都有;鐵、鈦和稀土也有;石墨和硫磺也有。它的資源優勢在于儲量非常豐富,很多礦產儲備量都是全球排名前十位。
缺點是這些礦產地區都非常剛好處于“熱點”地區,比如煤礦就在頓巴斯地區。誰現在想去開煤礦就等于找死。另一方面,這些資源很多都沒開發出來。因為烏克蘭國內長期政局不穩定,很多政府官員貪腐成風,而且官僚主義流行。這些都影響了烏克蘭礦產的開發效率。還有一些因素,比如烏克蘭長期經濟低迷,礦產設備沒有辦法及時更新,技術也跟不上,導致開礦成本高昂。這些因素同樣影響了開礦的效率。
最重要一個原因:俄軍正在分批次攻占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地區。比如歐洲最大的鋰礦區已經被俄軍占領。烏克蘭的煤礦65%,11%的石油和33%的稀土基本都被俄國人笑納了。
采礦工程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它是一項長期投資和基建完善的。這些礦產資源都是在偏遠地區而且還有不安全的穩定因素。美國佬怎么開發還是一個疑問。
自從戰爭爆發以后,烏克蘭大多數礦場基本被俄軍占領,剩余的工業設備也被嚴重破壞。所以說這個礦產協議怎么落實還是一個問題,或者就是一個“空中樓閣”。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當中,烏克蘭已經元氣大傷。澤連斯基把礦產協議當作救命稻草:他想以此為契機要歐美給烏克蘭一個安全保證。結果卻是美國只想吃掉烏克蘭的紅利,卻想把援救責任甩給歐洲人。
其實這幾方都在各自打鬼主意。烏克蘭打算用礦產資源換安全保證,而美國只想把烏克蘭壓得死死的。簽訂的協議只對美國人有利。烏克蘭人也不是傻瓜:他把俄國控制區內的礦產資源送給美國佬等于是一紙空文。想獲得利益還要靠美國人自己去爭取。烏克蘭這招就是“驅虎吞狼”,類似中國的三國演義故事的呂布角色。美國要獲取利益,只能去向俄國人施加壓力,逼迫對方拿回烏克蘭的主權。
普京總統是一個睿智的人,他給烏克蘭人玩起了太極拳。他告訴美國佬,俄國愿意和對方開展共同開發頓巴斯地區的稀土資源。烏克蘭頓時傻眼了:地皮沒有,礦產沒有,又沒實力奪回領土,他拿什么做賭本籌碼?
烏克蘭還有一個想法,盡管美國佬投進去的錢做基建都是為了美國人自己的回報和利益收回。烏克蘭人沒有在其中有多少紅利,但他不在乎,烏克蘭想長期捆綁和美國的共同利益。烏政府想借此要歐美對烏克蘭做出安全保障承諾。不過,從現在公布的協議新聞來看,烏克蘭人一直在退縮,美國佬公開的最新協議當中并沒有承諾什么保證烏克蘭的安全提議。
一招不成又出一招:烏克蘭想引入歐洲力量平衡美國的勢力。結果卻是美國佬排他性非常強。歐洲人根本說不上話,因為他們太軟弱。盡管歐盟嘴巴上說什么互惠互利,卻拿不出什么實質行動支持。更倒霉的情況是烏克蘭國內指責政府是在簽署“賣國協議”,搞得反對浪潮很大。雪上加霜的情況還在繼續:俄軍加緊了進攻占領地區,導致談判的籌碼一直減少。
美國的想法是什么?很簡單,把歐洲甩到一邊。吃掉烏克蘭的利益分成;但完全不想對烏克蘭的國家安全負責。美國的霸權正在衰弱,現在的計劃戰略就是赤裸裸掠奪別國資源自救。因為未來就是爭奪能源的戰爭,對資源的獲取就是美國國內資本的本能。吃掉別人的資源就能減少對外國的依賴,還能增強自己本土的競爭力。
同時,特朗普這樣做就是在兌現自己的政治承諾。比如一上臺就喊著要烏克蘭還5000億美元,還能把拜登政府打擊一下,說對方無能。烏克蘭現在的工業基礎都被砸爛了,即使美國現在投入資金也不能保證獲得多少利益。特朗普政府的計劃更像是政治表演秀。
礦產協議上還有一個隱藏角色:俄羅斯。俄國人很巧妙地說可以和美國人一起共同開發礦產,這直接攪亂了烏克蘭和美國合作的計劃。因為俄國人不停的軍事進攻壓力和外交談判以及政治壓力都在迫使美國人撤出軍事援助和情報援助。還順帶把澤連斯基曝光在全球目光中被侮辱了一次。完事以后還要逼迫烏克蘭人委曲求全迎合美國佬。而烏克蘭根本都沒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這份協議簽署以后,不管怎么樣烏克蘭都是死路一條。因為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就是死。比如南越政權和近年的阿富汗前政府都是前車之鑒。即使美國和俄國達成了和平協議,烏克蘭仍然是美俄博弈的最前線。烏克蘭只不過是美國政府拿來和俄國人做交易的籌碼,它的任何利益都可以被犧牲。
在地球上,中小國家都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只能是大國的附庸和傀儡。在外交政治上只能聽宗主國的指令行事。烏克蘭的今日悲劇就是典型案例,沒有美國的挑促,如何引來俄國的仇恨?烏克蘭的戰爭悲劇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美國還有大把的“朋友”可以做犧牲品。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