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拋棄窮人后,迪卡儂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最近,市場上出現迪卡儂考慮出售中國區業務30%股權(估值約10億美元)的傳聞——類似的傳聞,近幾年不絕于耳。
盡管迪卡儂方面對傳聞表示“不予置評”,但迪卡儂集團3月底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也證實了這家體育用品零售商的日子并不好過。迪卡儂集團2024年總營收162億歐元,微增3.8%,凈利潤7.87億歐元,同比下滑15.47%,利潤為近四年最低。
女主黃亦玫在登山時穿過迪卡儂的紫色沖鋒衣。(圖/《玫瑰的故事)
曾經是戶外用品平價超市、“窮鬼衣櫥”的迪卡儂,在歷經漲價、換帥、主攻專業細分高端戶外賽道之后,利潤下滑,進退失據,終于將自己困進了“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的尷尬局面。
“以前迪卡儂只是丑, 現在是又貴又丑”
迪卡儂是來自法國里爾的“70后”,今年是它進入中國開店22周年。中國市場在迪卡儂全球排名前五,僅次于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但2024年財報顯示,迪卡儂在中國增速明顯放緩。
早些年,迪卡儂主要在一、二線城市近郊開設平價大賣場,用性價比和體驗感讓消費者樂于“無痛消費”,它也因此一度被大家戲稱為“直男天堂”“窮鬼樂園”“平替之光”“入坑戶外一站式超市”“避暑親子游樂場”“運動界的宜家”“人生是曠野代言人”“免費共享健身房”“失業中年中轉站”“免費午休鐘點房”……
(圖/社交媒體平臺截圖)
性價比是消費者青睞迪卡儂的重要動機,迪卡儂天貓旗艦店2024年的20萬條用戶評論顯示,“性價比高”相關關鍵詞出現頻率達38.7%,遠超“質量好”(21.2%)、“品類全”(15.6%)等其他維度。
迪卡儂高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稱,迪卡儂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高性價比,“得益于我們的全產業鏈模式,迪卡儂在中國實現了設計、生產、物流及零售的全方位覆蓋,為用戶提供更具價格優勢的專業運動產品,而這也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隨著運動風潮興起,專業運動產品在中國市場愈加廣闊。(圖/視覺中國)
但最近幾年,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走進迪卡儂之后,發現錢包和心都開始疼了起來,登山裙價格從99.9元漲到了129.9元,抓絨外套從249元飆升至499元,瑜伽服售價突破500元大關,專業公路自行車售價從三四萬元上漲到7萬元。
有數據調研機構分析,2022年至2024年,迪卡儂商品銷售均價從128.81元上漲到196.32元,上漲幅度達到52%。
有媒體用迪卡儂2024年的產品售價對比知乎用戶2015年的價格記錄,發現這10年間大部分產品漲幅在30%~60%,少數基數過小的產品漲幅超過100%。漲幅較大的品類集中在戶外、露營裝備。其中在社媒上最受追捧的戶外徒步背包漲幅最大,達到100.5%。
但直到2024年,迪卡儂開始拋棄“窮鬼”的話題,才被網友們沖上熱搜,
迪卡儂高管拿出了“高端化”做擋箭牌,“迪卡儂過去入門級產品占比較大,價格更親民,中高端產品占比只有一兩成。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需求的提升,倒推迪卡儂提升了這些產品的比例,因為性能、用料、設計各方面都有升級,成本相對高一些,體現在價格上會有些變化,并沒有硬暴力的漲價”。
(圖/社交媒體平臺截圖)
但,遭遇“背刺”的網友并不買賬,并給出了精準點評——“以前迪卡儂只是丑,現在是又貴又丑”。
盯緊中產,把店開小,把貨賣好
為了破局,迪卡儂幾年前便開始著手進行人事調整與業務轉型。
2022年,迪卡儂任命芭芭拉·馬丁·科波拉(Barbara Martin Coppola)為全球首席執行官。芭芭拉此前曾在宜家和谷歌任職,主要負責數字化轉型以及全球數字業務。這是迪卡儂首次從集團外引進女性職業經理人。
芭芭拉的任期原本要在2026年才到期,但在2024年度業績報告發布的前一日,迪卡儂宣布,在職26年的老將哈維爾·洛佩茲(Javier López)火線上崗,接替芭芭拉出任CEO。外界紛紛猜測,芭芭拉的提前卸任很可能與其在位期間迪卡儂轉型效果不佳有關。
迪卡儂的轉型策略是想從體育用品零售商變成專業運動品牌,通過提高品牌調性,盯緊中產,向上兼容,把店開小,把貨賣好,賺中高端戶外市場的錢。
山地自行車手沿著哥倫比亞河騎行。(圖/視覺中國)
2024年3月,迪卡儂宣布品牌煥新,并發布扁平化風格的軌道新logo,品牌主色由深藍變為亮藍。重新劃分9大運動產品品類,新設4個高端細分專業線品牌——VAN RYSEL(公路自行車)、KIPRUN(跑步)、SIMOND(攀巖)與SOLOGNAC(狩獵),以及全新生活方式支線Sportswear。
在2015年以前,迪卡儂幾乎不做廣告,主要依靠口碑營銷,其宣傳費用被嚴格控制在營業額的 1% 以內。但近幾年,迪卡儂開始在品牌營銷上發力,其中包括通過贊助大型專業賽事和專業運動隊、運動員來提升品牌專業形象,擴大品牌聲量。
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迪卡儂為約45000名志愿者提供定制服飾,提高了品牌曝光度;2023 年 3 月,迪卡儂簽約兩屆奧運會獎牌得主保羅·切利莫,2025年,又一口氣簽下法國長跑名將吉米·格里西耶、法國足球運動員格列茲曼、NBA華盛頓奇才隊新秀薩爾的代言合同;自2024年1月1日起,迪卡儂成為AG2R LA MONDIALE三支自行車隊的聯合冠名贊助商,旗下的高端公路自行車品牌VAN RYSEL為車隊提供自行車、頭盔及眼鏡等裝備。
(圖/迪卡儂官方小紅書)
2024年,迪卡儂還把“lululemon中國一號員工” 張曉巖挖來出任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很明顯,迪卡儂特別看重張曉巖在社群營銷方面的經驗,希望她在女性市場端上有所作為。張曉巖上任后,很快推出一系列女性瑜伽服飾,不少女性消費者將其視為lululemon平替。
此外,迪卡儂相繼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出多家“小而美”的新標店,并計劃未來兩年在中國新開二三十家同樣的新標店。這些新標店不同于此前動輒2000—5000平米的大店,而是控制在1000—2000平米之間,選址放在離中產更近的市中心或繁華商場,產品品類更加專業和精細化,部分門店也在嘗試打造生活方式體驗店。
品牌向下兼容易,向上兼容難
近年,得益于自然系、森系生活的走紅,許多戶外品牌通過技術堆疊、潮流設計、社媒營銷將自己成功打造成為“社交貨幣”。少數品牌甚至通過饑餓營銷,打造了一個越漲越好賣的消費怪圈。
中產人群是“戶外裝備黨”的主要消費人群,沖鋒衣甚至變成了北京上班族的工服,最直接的原因是它防風防雨、耐臟耐操,只要一穿上,相當于向所有人莊嚴宣告:我的肉體在工位,我的靈魂在雪山。
(圖/《玫瑰的故事》)
《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保持在較高水平,在單個戶外運動項目上的消費年均達2000至5000元,行業銷售額TOP5的國際品牌均價在千元左右。高凈值人群不僅貢獻市場近60%的份額,51%的高凈值人群更是愿意支付超30%的溢價。
漲價的當然不是迪卡儂一家,許多平價品牌也紛紛加入漲價大潮。天貓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戶外運動行業銷售額TOP30有近半數品牌的商品均價都有所上漲,駱駝、伯希和、凱樂石、探路者四個本土品牌近一年均價同比上漲25%至65%不等。過去三四百塊的凱樂石,如今動輒一千五六。
高端運動戶外品牌這幾年吃到的市場紅利,迪卡儂當然眼紅。
(圖/《玫瑰的故事》)
從財報上看,2024年,安踏集團營收708.28億元,其戶外品牌增長迅猛,包括可隆、迪桑特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板塊,收入同比增長53.7%到106.78億元。亞瑪芬(始祖鳥母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速均超過50%,全年營收達12.98億美元。2024財年,lululemon在中國大陸業務凈營收同比增長41%;昂跑在亞太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84.5%,其中中國市場功不可沒。
當運動成為城市生活最強勁的一股風潮,每一個運動品牌都在發力跑馬圈地,爭搶最甜的那塊蛋糕,希望成為風口上的豬。
男主韓商言在劇中有多套運動服裝,比如帶領戰隊去參加比賽時穿的黑色拉鏈衛衣是彪馬(PUMA)牌子的。(圖/《親愛的熱愛的》)
從始祖鳥、lululemon、On昂跑、薩洛蒙、HOKA、可隆、迪桑特、拉夫勞倫、巴塔哥尼亞到亞瑟士,從閃電、崔克、富士到徠卡……“中產三件套”有很多,你我都可輪流坐。
但是,品牌向下兼容易,向上兼容難。
想做真正的高級西服,并不是在袖標繡上“高級西服”、標簽售價8888元這么簡單。
品牌形象與定位一旦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很難一夜扭轉。
迪卡儂想要抱緊中產的大腿,還有15公里要追。
編輯 DR
校對 遇見
運營 馬社力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