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膝關節是人體最主要的承重關節之一,結構復雜靈活,因此也是全身各關節中最容易“生病”的關節。
但許多人對膝關節相關疾病認識不足,存在不少膝關節過度損耗、損傷加重,甚至延誤治療的現象。當膝蓋開始出現摩擦感、發涼、發緊、疼痛等癥狀時,這就是在提醒你需要引起重視了。
一個小動作就能判斷
你的膝蓋有沒有問題
如果不知道你的膝蓋是什么情況,先按照下面的方法走兩步:
緩慢下蹲到最深,然后像小鴨子一樣,左右腿交替蹲著向前行走。
如果下蹲過程中感覺膝蓋前方有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覺得膝蓋很酸脹,說明膝關節的髕骨軟骨可能有損傷。
如果行走過程中膝蓋卡住動不了,或者覺得膝蓋內側或外側明顯疼痛,則說明半月板可能有損傷。
測完之后如果沒什么任何不適感,那恭喜你,你還擁有一對健康的膝關節,要注意保護哦!如果感覺有問題,建議盡早到醫院就診。
注意:此方法對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有一定要求,不建議50歲以上的人嘗試。測之前要做好防護,或在他人陪同下進行,如果關節已經有嚴重的疼痛、腫脹等癥狀,也不建議再做這個測試,以免加重膝關節的病變。
這些習慣或行為
會加重膝關節負擔
如何避免自己的膝蓋受傷呢?這些可能會加重膝蓋負擔的行為和習慣,快自查↓
1、久坐久站
久坐久站會造成腰椎、髖關節、膝關節的慢性勞損。另外,久坐還會讓腿部肌肉萎縮。
2、盤腿
盤腿坐的時候,膝關節側副韌帶持續受到牽拉,長此以往,韌帶會被逐漸拉松,降低膝關節穩定性,增加膝關節磨損風險。此外,盤腿還會造成膝關節內側間室壓力增高,內側間室軟骨長期高壓也會導致軟骨損傷。
3、硬地面上練跳繩
在硬地面上跳繩時,水泥地面沒有力量緩沖,落地產生的沖擊力直接給到膝關節,而且速度越快、重量越大,反沖力越大。同理,在家光腳跳操,穿著普通板鞋、布鞋打籃球等行為也會給膝關節帶來很大的沖擊力。
4、爬坡、爬樓
健康的年輕人爬樓梯或者爬山問題不大,但膝關節有損傷、體重超重或老年人不建議將爬山或樓梯作為鍛煉方法。因為當上下山的時候,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4倍,尤其在下山時缺少重力緩沖,身體的瞬時重力會集中加載到一側關節,對膝關節的損傷更加嚴重。
5、肥胖
肥胖是造成骨關節炎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肥胖者的體重大多超過了膝關節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導致膝關節受力不均,關節負荷增加,加大了軟骨邊緣的摩擦,加速了軟骨丟失、骨贅形成,肥胖還會導致姿勢、步態及運動習慣的改變。
這幾個動作建議你多做
1、仰臥直腿抬高
如果您的膝蓋不在最佳狀態,請先對股四頭?。ù笸惹安康募∪猓┻M行簡單的強化鍛煉。這個動作對膝蓋幾乎沒有壓力。
仰臥在地板或其他平面上。彎曲一側膝蓋,將腳平放在地板上。保持另一條腿伸直,將其抬高至對側膝蓋的高度。三組重復10~15次。
△圖片來源:Samarpan 物理治療診所
2、俯臥直腿抬高
平躺,雙腿伸直。收緊臀部的肌肉和一條腿的腿筋,然后向天花板方向抬起,保持3~5秒,降低。重復10~15次。
3、側臥直腿抬高
側身躺,雙腿疊放,靠近床面的腿彎曲增加支撐力,伸直上面的腿并將其抬高至45度。保持5~10秒鐘,放下并短暫放松。重復10~15次。
4、靠墻靜蹲
背對墻面約50cm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緩慢屈膝將腰背部和臀部緊貼墻面呈半蹲位,雙膝關節方向與足尖一致并朝向正前方;膝關節向前不超過腳尖,雙膝不可內扣。
30~60秒/組,組間休息1分鐘,共3組;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增加下蹲程度,但不可超過90°;也可視個人運動能力和訓練情況將雙足足尖抬起僅足跟著地,以增加訓練強度;有膝關節腫脹或疼痛者禁做。
5、雙膝夾球抬腿
坐在椅子上,腰背保持直立,將球或水瓶放于兩腿膝蓋中間,雙腿夾緊,輕輕踮起腳跟,這時會感受到腿部肌肉發力。堅持40秒(圖片中只是演示動作,停留時間較短),緩慢放下休息,再繼續,連續做10次,早晚各做一遍。
△圖片來源:wikiHow
注意事項:
任何鍛煉請謹記: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如果鍛煉過程中疼痛加重,停止練習或減少運動量,不要盲目堅持。
如果你的膝關節在急性疼痛期,建議先求助醫生對癥消炎止痛,不要做任何鍛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