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凌晨,印度軍方在印巴停火協議生效前30分鐘發動突襲,使用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與歐洲“風暴陰影”導彈對巴基斯坦蘇庫爾、努爾汗、穆沙夫、博拉利和沙赫巴茲五大空軍基地實施精準打擊。
而面對著印軍的行動,巴基斯坦軍方也是迅速發表聲明稱,其空軍部隊使用JF-17“梟龍”戰機搭載高超音速導彈,成功摧毀了印度部署在旁遮普邦阿丹普爾地區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
而這場被印度《經濟時報》稱為“外科手術式打擊”的行動,不僅暴露了巴基斯坦防空體系的薄弱環節,更折射出地區安全格局的技術代際差異與大國博弈陰影。
技術代差與情報協同
想當年,印度的準頭還不太靈光,2019年2月,印度空軍的幻影-2000扔下的Spice-2000制導炸彈,卻愣是偏了三百多米,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熱議。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短短四年的時間中,印度導彈的精準度卻得到了極大的攀升,而這背后,是衛星制導系統至少十一個版本的瘋狂迭代。
在此次行動中,印度導彈采用低空突防模式,利用巴基斯坦防空系統雷達盲區(如紅旗-9BE最大射程260公里,而部分目標距印度發射點超過400公里),以3馬赫速度穿透防線。
穆沙夫基地雖處于紅旗-16FE射程邊緣,但導彈僅用10秒完成突防,表明印方精準計算了巴軍反應時間窗口。
同時印度空軍中將喬達里暗示獲得“北約衛星數據鏈支持”,衛星圖像顯示印軍疑似通過電子干擾制造北部防空雷達虛警,迫使巴方防空系統陷入“顧此失彼”困境。
而法國泰雷茲毫米波雷達組件在殘骸中被發現的現象,則是直接進一步印證了西方技術介入的可能性。
甚至美國CSIS報告指出,印度或通過波蘭產“戰士”巡飛彈執行前期偵察,其地形匹配制導模塊可實時回傳500米高度高清圖像。
此外2019年印度采購的“民用設備”與實戰導彈組件規格不符,暗示武器系統存在非公開升級。
巴基斯坦的巨大損失
博拉里基地那架薩博-2000在火光中扭曲變形,燒掉的不僅僅是一架飛機,更照出了巴基斯坦防空網可能存在的漏洞。
基礎設施受損嚴重,跑道、機庫及營房被炸毀,5名飛行員(含1名中隊長)陣亡,盡管戰機未遭直接打擊,但飛行員培訓成本高達720萬美元/年(按俄羅斯標準),人才損失遠超裝備損耗。
巴基斯坦現役紅旗-9BE與紅旗-16FE集中于首都及北部戰略區,南部基地依賴老舊系統,印度精準打擊防空薄弱區域,凸顯“掐準七寸”的情報優勢。
據美國媒體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巴基斯坦至少有五個軍事基地在這次襲擊中受損,拉瓦爾品第的努爾-汗空軍基地受損尤為嚴重,據稱一枚印度導彈直接擊穿了機庫頂棚。
巴基斯坦方面聲稱只有一架飛機受到輕微損傷,而印度方面則堅稱摧毀了基地內的一架預警機或C-130運輸機。
努爾-汗基地是巴基斯坦空軍第35運輸機聯隊的駐地,部署有C-130運輸機和伊爾-78空中加油機,襲擊該基地顯然是為了削弱巴基斯坦空軍的遠程投送和持續作戰能力。
另一個倒霉蛋是穆沙夫空軍基地,挨了一發導彈后,有消息說死了五個空軍人員,里頭還有一個戰斗機中隊長。
這基地里頭駐扎著梟龍、F-16戰斗機中隊,還有巴空軍的一個電子作戰中隊,伯拉利、沙赫巴茲和謝赫扎耶德這些基地也都沒能幸免。
只是印度雖挽回部分顏面,但同時也暴露對西方技術的深度依賴,北約坐標格式報告、星鏈軌道參數調整等跡象表明,其“獨立行動”說辭存疑,且4架陣風戰機與S-400系統的前期損失仍未彌補。
雖然五角大樓否認其支持印度的行徑,但星鏈運營商SpaceX沖突期間調整南亞軌道參數,印軍接入西方情報網絡的事實難以掩蓋。
S-400的損毀
對于自身損失,巴總理辦公室對此發出了聲明,并透露表示正與中國、土耳其加速采購FM-90防空導彈等裝備,并采納“去中心化布防”理念,分散部署防空系統并增設誘餌單元。
而梟龍Block3戰機在高原攔截布拉莫斯的實戰表現,則是直接驗證了中式裝備的可靠性。
甚至據巴基斯坦軍方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行動中,巴基斯坦空軍就是在憑借著中式裝備的,采用了多層次戰術打擊。
現在的巴基斯坦選擇打擊軍事基地而非民用目標,既避免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又通過精確打擊展示了戰略威懾能力,這種"外科手術式"反擊,正是核武國家間博弈的典型范式。
出動ZDK-03預警機提供戰場監控,隨后派遣殲-10CE戰機執行空中掩護,DA-20電子戰飛機對S-400雷達系統進行干擾,最終由JF-17“梟龍”戰機發射CM-400AKG高超音速導彈完成精準打擊。
CM-400導彈具備彈道突防與雷達制導雙重能力,其射程恰好覆蓋S-400雷達的“低空盲區”,從而繞過了該系統引以為傲的攔截能力。
這一戰術被軍事分析師稱為“不對稱作戰的典型案例”,凸顯了巴基斯坦在體系化作戰中的策略升級。
印度空軍發言人針對巴基斯坦的聲明回應稱,相關報道“完全錯誤”,堅稱S-400系統“完好無損”,然而國際媒體注意到,印度此次的反應速度與強硬程度較以往有所減弱,部分分析認為可能與系統實際受損有關。
現在隨著美國調停失效,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實控線的對峙持續升級,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警告:"若印度繼續挑釁,新德里的跑道將布滿彈坑”,就連印度國防部官員都私下承認,S-400損失可能導致防空部署全面重組。
結語
此次的沖突事件中,印度以西方技術支持實現戰術突破,卻暴露核心戰力的依附性巴基斯坦防線雖遭沖擊,中式裝備實戰表現反成國際關注焦點。
雙方的表現也是在表明,在現代化戰爭中,單一裝備的先進性正被體系化對抗所重新定義,而印巴沖突的走向,仍取決于雙方軍事策略的博弈與國際社會的介入力度。
當數據鏈與衛星構成“數字命脈”,中小國家如何在技術引進與戰略自主間尋找平衡,或將成為后沖突時代的關鍵命題。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