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由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文獻信息研究所負責人江凌圳主編,收錄代表性典籍27種,每種一個書號,分四批陸續出版。2024年6月第一批七種出版,包括《體仁匯編》《醫學統宗》《證治準繩》《醫學準繩六要》《芷園醫種》《雪潭居醫約》《景岳全書》;8月第二批六種出版,包括《醫征》《醫學粹精》《證治大還》《己任編》《盤珠集》《聊復集》;9月第三批六種出版,包括《濟世全書》《御纂醫宗金鑒》《沈氏尊生書》《鄭氏彤園醫書》《醫學四要》《醫述》;11月第四批八種出版,包括《齊氏醫書四種》《醫學切要全集》《醫學六種》《司命秘笈》《泉唐沈氏醫書九種》《田晉蕃醫書七種》《正誼堂醫書九種》《連自華醫書十五種》。
本篇介紹的是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聊復集(全一冊)。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聊復集
(全一冊)
編著者:(清)汪必昌 輯纂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800元
ISBN:978-7-5013-8135-7
內容簡介
《聊復集》五卷,清汪必昌輯纂,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現藏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汪必昌(1754—?),字燕亭,新安(今安徽歙縣)人。家世業儒,幼時辛苦,為除母恙,棄儒習醫。游吳越、歷齊魯、至燕趙、入京都,居京城逾二十載。任御前太醫九年,獲嘉慶帝封賞。
此集成于嘉慶十五年,包括五種,分別為《醫階診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藥》《眼科心法》《喉齒科玉鑰全函》。此集重視分門別類,診脈、辨證、辨藥等依次進階,眼科、口齒咽喉等分科敘述,內容既不錯雜又相互聯系,方便醫家選擇研習。
《醫階診脈》:本書分23目,分述脈學要義,并附診法體用1則。
《醫階辨證》:本書載述139篇有關相似癥狀或體征的鑒別診斷。其特點是診察鑒別,注重細節;辨析病機,言簡意賅。
《醫階辨藥》:本書以“十劑”作為藥物的分類框架,分為補劑”“泄劑”“宣劑”“通劑”“潤劑”“燥劑”“滑劑”“澀劑”“輕劑”“重劑”,以及“湯劑”“丸劑”等共12類,選取常用藥物620余種進行比較與辨別,分析其性能差異。并注重考察藥物同效異治、辨明同種藥物運用差異、闡述不同炮制功效差異等。
《眼科心法》:本書對眼科辨治綱領進行約要闡述,其中所述金針撥內障法在《審視瑤函》之前。
《喉齒科玉鑰全函》:本書實為鄭梅澗《重樓玉鑰》之上集。
彩插欣賞
內頁欣賞
目錄
聊復集五卷(清)汪必昌 輯纂
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 一
序 五
凡例 二七
目録 三一
卷一醫階診脈 三三
卷二醫階辨證 九九
卷三醫階辨藥 一八五
卷四眼科心法 二八五
卷五喉齒科玉鑰全函 三八一
跋 四五九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重大項目編輯室
供稿 | 宋紅垚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