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婉中醫:若你常感到乏力、胃脹、反酸,甚至面色萎黃,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調
何婉婉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脾胃病科 副主任醫師,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
在中醫看來,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但現代人飲食不節、壓力過大,脾胃虛弱的問題十分常見。若你常感到乏力、胃脹、反酸,甚至面色萎黃,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信號。今天要介紹的參芪健胃顆粒,正是針對這類問題的經典中成藥,它以溫中健脾、理氣和胃為核心,幫助脾胃恢復強健。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記得轉發關注!以補氣健脾、調和脾胃為組方思路,參芪健胃顆粒的配方包含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當歸、陳皮、土木香、紫蘇梗、山楂、桂枝、白芍、海螵蛸、蒲公英。這些藥材協同作用,從補氣、行氣、溫中、抑酸等多方面調理脾胃。
一、以四君子湯為基礎,補氣健脾黨參、白術、茯苓、甘草是中醫著名的“四君子湯”,專治脾胃氣虛。在此基礎上加入黃芪,增強補氣效果,再配以當歸補血,氣血雙補,改善面色萎黃、體虛乏力的問題。
二、行氣消脹,緩解胃部不適方中的陳皮、土木香、紫蘇梗能行氣消脹,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脹悶感。若飲食積滯,山楂可幫助消化,減輕脾胃負擔。
三、溫中散寒,改善虛寒體質桂枝能溫通陽氣,驅散脾胃寒氣;搭配白芍,一散一收,防止溫燥傷陰,既暖脾胃,又避免過度耗散。
四、抑酸止痛,修復胃黏膜海螵蛸能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而蒲公英不僅清熱解毒,它還能緩解胃炎,減少胃痛。下面結合一個真實的醫案來看看。曾接診過一位李先生,35歲,常年在壓力大的環境下工作,飲食不規律,食量很差,飯后常常有噯氣、腹脹的情況發生,有時候甚至還會作嘔。我仔細詢問了李先生后,辨證為脾胃虛寒,給他開具了參芪健胃顆粒,配合規律飲食調節,一個月后復診時,李先生自述飯后噯氣的情況改善了很多,胃口也好多了,尤其是不再在飯后感覺到腹脹了。
總的來說,參芪健胃顆粒適用于脾胃虛寒兼氣滯的人群。脾胃強,則氣血足。
中醫何婉婉醫生擅長: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