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了大半個世紀,伊朗這回終于要認輸了,新一輪美伊談判接近尾聲之際,伊朗突然宣布,自愿交出所有底牌,但是美國必須答應伊朗一個條件。
特朗普
日前,在特朗普表態美國和伊朗即將就核協議達成一致后,伊朗最高領袖核心圈也首次松口,證實了這個消息。美伊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兩國已經斷交40多年,長期以來,伊朗一直以“強硬抗美”的形象立足于國際社會。但這一回,伊朗要“認輸”了。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沙姆哈尼公開表示,伊朗確實愿意與美國簽署核協議,并且承諾永遠不發展核武器,銷毀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濃縮鈾儲備,將濃度降低到民用標準,國際社會可以派遣人員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審查。
但是,伊朗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美國必須解除對伊朗的全部經濟制裁。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美伊關系破冰的關鍵信號。對伊朗而言,這是一場利益交換罷了。通過暫時限制核活動,換取美國停止軍事威脅。畢竟,哈馬斯、真主黨目前都遭到重創。
哈梅內伊
另外,自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并追加1500項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外匯儲備縮水80%,通脹率長期高于40%。解除制裁意味著1000億美元海外資產解凍,石油出口恢復,國內民生壓力將大幅緩解。
對美國而言,如果核協議能夠達成,這將是特朗普任期內的又一項“外交政績”。阻止伊朗擁核不僅可以安撫以色列等盟友,還能避免中東核競賽。最重要的是,伊朗石油重返市場將壓低全球油價,削弱俄羅斯能源話語權,助力美國對抗通脹。
不過,即使美國和伊朗你情我愿,該協議實施起來難度不會小。一方面,以色列正在加大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必然不會輕易停火,甚至可能違背美國要求繼續對伊朗發難。另一方面,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可能陷入焦慮,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伊朗的武器支持。
美伊談判
另外,作為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伊朗石油產能恢復,確實會緩解歐洲能源危機,但是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受重創。中國在伊朗的投資和產業將面臨西方企業回歸的競爭。西方國家一直以來將中俄與伊朗“捆綁”,該事件恐怕又會被西方媒體描述為美國的“重大勝利”。
不過更重要是,就算美伊達成協議,這個協議能否落地也面臨挑戰。銷毀60%豐度濃縮鈾需18個月,期間美伊是否會再次出爾反爾,誰都預料不到。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雖握有最終決策權,但革命衛隊可能以“賣國”為由發動抗議。
伊朗革命衛隊
不過,相比較于之前的美國政府,特朗普倒是表現出了“新變化”,不再是制度性約束,而是更關注短期利益交換。而且受俄烏戰爭拖累,俄羅斯無力充當協議擔保人,中東權力真空加速形成。這次結果如何,誰都說不好。
伊朗核協議的重啟,既是危機管控的階段性成果,也是新一輪博弈的起點。但是由于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北面是前蘇聯國家,南面是波斯灣和眾多石油通道,東邊是亞洲,西邊是阿拉伯,注定其成為大國想爭取的對象,往后的紛爭怕是只多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