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很顯然,我們贏了。
商務部發布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顯示,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對中國的關稅大戰,已基本“回到解放前”。
根據聲明,中美雙方將于2025年5月14日前,共同暫緩90天執行4月戰端后,各自在第一個來回中給對方加的24%,但共同保留各自給對方的剩余10%。
說起來有點繞,直接點就是,特朗普一分錢的便宜也沒占到。
這是一個超預期的勝利,此前最樂觀的估計還是美國給我們降低到50%。
但這不是今天的勝利,而是幾十年來中國人勤勞奮斗的勝利,是中國制造長期貢獻世界經濟發展的勝利。
即便美國服務業高度發達,其大部分經濟活動也依然是建立在商品消費至上,或者是由商品消費所支撐。
現在,美國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至少短期內,它自己無法生產出這些商品,而且也找不到替代者生產出這些商品,并且更清醒認識到中國制造不只是關乎中國經濟和中國人的根本利益,也更關乎全球,尤其是美國經濟和美國人的根本利益。
中國是世界制造中心,它不只是中國人為世界制造,也更是全世界在中國制造。這是長期全球產業分工的結果,這個結果讓中國贏得了發展,但也支持了包括美國在內全球經濟發展。
如果非要講誰占了便宜,占便宜的也是美國:產品在中國生產,但它享有了更高附加價值。
即便美國將對中國關稅降低為零,中國也依然應該著力內需消費的發展,并且從源頭——提高社會保障,增加人民對未來的確定性預期,改善分配,降低貧富懸殊,提高大多數人收入抓起。
只有如此,才可真正將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也才可真正讓經濟發展實現它應該有的意義: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常常自豪于自己能夠生產出全世界最多最好的東西,但我們更應該去努力的自豪,是我們可以消費得起全世界最多最好的東西。
常常看到文章說,美國人的這個東西需要我們,美國人的那個東西需要我們,這固然是值得自豪,但更值得自豪的是:
美國人吃得起的,用得起的,我們吃得起,用得起;美國人吃得不起,用不起的,我們也能吃得起,用得起。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