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彭加木距今失蹤已有44年,原本應在羅布泊進行科考任務的彭加木卻在途中獨自外出尋找水源而失蹤,之后我國曾派出大量的人員進行搜尋,但彭加木本人就像人間蒸發的一般沒有被找到任何線索。
而在彭加木失蹤后關于他的流言就變成了各種版本,有人認為其是進入了神秘的墓穴,也有認為其穿越到了另外一個平行世界,更有甚者認為彭加木已經逃到了國外,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那么彭加木究竟是為何失蹤?關于他逃往國外是否確有其事?
逃往國外的可能幾乎沒有
在1980年,那時的科技并不像今天這么發達,當時的羅布泊地區根本沒有想如今先進的定位和通訊設備。
沒有這些條件這對于想要“逃往國外”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場冒險。另外一方面就是羅布泊本身的環境就十分的惡劣。
因為羅布泊地處沙漠地帶,白天紫外線強,到了夜晚又會將溫度降到0度左右。
另外就是彭加木如果要策劃逃跑就一定需要準備足夠的水源,能否攜帶著巨大的水源就是一個大問題,即使彭加木對羅布泊具有經驗,但想一個人沒有通信設備想要成功穿越沙漠就幾乎不可能。
況且當時的交通條件遠沒有今天的發達,即使他能走出羅布泊的無人區,又應該如何逃往國外?
從彭加木本人的性格和經歷來看,他一直在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做貢獻。
在1956年,彭加木就曾放棄了前往蘇聯莫斯科學習的寶貴機會,并且還是主動申請赴新疆進行考察。
在后來,羅布泊作為我國核試驗基地,當地具有敏感性。
而彭加木已經多次深入羅布泊進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該地區地質甚至包括核試驗相關數據,因此很多人推測彭加木可能成為“策反的首要對象”。
但是這些僅僅是流言,彭加木本人就曾多次拒絕國外進修的機會。
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時,他的整個隊伍正面臨著水和汽油都即將耗盡的危機,而在這種情況下,彭加木作為團隊的隊長,他要做的就是帶領隊員們找到水源,不可能親自選擇逃亡,如果要逃亡,更不可能留下字條明確表明了自己去找水的的意圖。
況且彭加木本人就曾多次深入新疆無人區進行考察,在這場失蹤之前就已有三次前往羅布泊的經驗,如果真要逃跑或者早就跑了,為何還會留到現在?
這樣一位對祖國和科學如此熱愛的研究人員又有什么理由逃往?
不過有一種觀點認為,彭加木很可能是在羅布泊的考察中發現了某些驚為天人的秘密,這些秘密甚至可能直接會上升到國際層面的矛盾,因此他是不得不選擇用逃往國外來保護自己。
但這種說法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來證明。
另外就是彭加木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植物和自然資源考察,在羅布泊的考察也主要是以科學研究展開,并不存在什么發現秘密而逃往國外。
如果彭加木真的發現了什么危險,以他的性格和經歷,他更應該顧會選擇向組織上級匯報,而不是私自逃跑。
彭加木失蹤的疑點
彭加木失蹤的時間是在1980年6月17日,他在上午獨自離開營地,但科考隊直至當天午夜才向基地報告彭加木的失蹤,這期間就延誤了寶貴的10小時。
不過副隊長汪文先曾解釋過“以為彭加木去解手,直到后來才發現他的字條”,不過這一說法并沒有讓大眾十分信服。
另外一方面就是彭加木團隊主要是以生化學家、植物學家為主,整個隊伍中卻無地理學家參與。
彭加木團隊的考察目標就是進行資源的勘測,當時在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安排他們去調查傳說中的“雙魚玉佩”和其它的超自然現象,因此才會派出生物學家進行研究。
不過關于那些超自然研究的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可以證明,因此那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
不過在彭加木失蹤后的搜救行動讓這邊失蹤案件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國家在得知彭加木失蹤后安排了四次大規模的搜救行動。
可就是耗費如此人力物力的情況下,搜救隊就連彭加木隨身物品都沒有找到。
況且羅布泊的環境十分的惡劣,還伴有流沙和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彭加木存活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這也大大增加了搜救難度。
羅布泊雖然面積廣闊,但在我國發動了如此大規模的搜救行動下,彭加木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而這讓大眾再次將彭加木失蹤的事件和超自然現象聯系在一起,而謠言漸漸轉變為了彭加木逃往國外。
不過關于彭加木的搜尋熱度一直沒有降下來,時間來到2005年,有研究人員在羅布泊地區先后發現了兩具干尸,而這兩具干尸的出現再次讓個人們將失蹤的彭加木聯系到了一起。
第一具干尸被發現時已經被太陽烤干,因此無法進行準確的DNA鑒定。
之后就發現了第二具干尸,而這具干尸在身高、年齡等上都與失蹤前的彭加木相近,甚至發現的地點也與彭加木失蹤的區域較為接近。
但可惜的是彭加木的家屬卻拒絕提供DNA驗證,這也彭加木失蹤案的破解變得遙遙無期。
甚至有人推測彭加木的家屬已經得知消息彭加木逃往國外,因此不愿意進行DNA鑒定,以免事實被揭露。
當然彭加木的兒子彭海也是親自辟謠,表示是不愿意接受父親的離世,因此出于對父親的念想才拒絕做DNA鑒定。
彭加木畏罪潛逃只是謠言
事實上,關于彭加木畏罪潛逃的說法完全是謠言,已經有諸多的事實可以證明他的清白。
從1947年,彭加木在中央大學農學院畢業后就立刻便投身于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彭加木本人在我國的多個科研機構曾有過任職。
在彭加木研究的時間里他還創建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他帶動了不少的化學家、生物學家前往新疆進行研究工作,甚至彭加木本人也曾培養出年輕科學工作者,他為我國的發資源和生物發展立下不少功勞。
從彭加木參與羅布泊的行動是我國政府所支持的工作,羅布泊地區本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他的每一次考察都是經過我國政府的同意,并且還在穿越羅布泊時組織特地為其配備了四位士兵為這些研究人員提供保護。
因為彭加木失蹤的事件在國內外都引發了不少傳言,為了針對一些無稽之談,我國也曾親自下場為彭加木辟謠。
特別是1989年10月份,此時香港的一家報紙直接刊登出彭加木出現在美國,之后被國人認出后落荒而逃的傳聞。
根據一篇報紙報道是一個名叫周光磊的中國留學生在與鄧質方在1980年9月14日,在華盛頓的某家飯店吃飯時,看到了失蹤多年的彭加木。
但不久這個假新聞就被辟謠,鄧質方表示自己在當時并不在華盛頓,甚至更不認識這個所謂的周光磊。
在談判案件被傳播時,彭加木的妻子也表示自己從未聽過丈夫提及這個周光磊。
1980年11月,我國的《人民日報》也是整理了數據親自下場對該事件進行了辟謠。彭加木失蹤前前往羅布泊進行考察,本就是一項公開的科研任務。
另外就是關于彭加木逃到國外的說法,不僅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反而顯得十分荒謬,一個沒有事先做準備的人選擇冒著巨大風險去橫跨沙漠逃到國外幾乎是不可能的。
彭加木本人在國內不僅擁有失業還擁有美滿的家庭,完美沒有必要放棄這一切,前往國外過茍且偷生的生活。
彭加木前往羅布泊考察的目的就包括為中日合拍的紀錄片《絲綢之路》探路,第二就是繼續研究羅布泊地區的資源和地貌。
在考察的整個過程中,彭加木以及團隊成員們都是嚴格按照科學規范進行操作,在這其中記錄下了不少珍貴的資料。
彭加木及其團隊提供的資料對我國的資源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從考察任務的性質和過程來看彭加木沒有任何理由進行“逃往國外”的計劃,彭加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的發展,這么一位英雄是需要我們尊重。
彭加木的失蹤是我國科學研究上一大遺憾,他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大半生,關于他失蹤的原因時至今日依然沒有進展,但我們應該尊重彭加木,更不要輕信那些沒有根據的謠言。
相信在科學進步后,關于彭加木的失蹤的調查工作的也會再次啟動,屆時關于彭加木失蹤案的真相終將會有真實的定論。
參考文獻:
《彭加木:舍身赴險的生物科學家》南方網
《最美奮斗者丨彭加木:揭開羅布泊神秘面紗》中國軍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