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左琳 編輯 劉倩 校對 張彥君
它可能是全中國最孤獨的動物。沒有已知的仍存活的同類,活到一百多歲,每天重復曬背、游泳的生活。
這是一只人工飼養的雄性斑鱉,生活在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蘇州動物園新園)中,失去它最后一個同伴已經六年。
斑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曾廣泛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和紅河流域。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斑鱉的面目模糊,它在中國神話里是龍的第六子、善于負重馱碑的“赑屃”;在《西游記》里又是馱著唐僧師徒渡過通天河的“癩頭黿”。
直到2004年,它在中國的命名才從“黿”正式更正為“斑鱉”。國內有明確記載的人工養殖環境下的斑鱉一共只有6只,野生的更是蹤跡難尋。
近50年內,長江中下游流域未曾發現野生斑鱉,推測為區域性滅絕;1998年,最后一次留下影像資料的斑鱉出現在云南紅河的一個市場上,那是一只被非法捕撈的斑鱉,后被放生。
近日,非盈利組織“瀕危物種基金”發出了一則懸賞令,懸賞獎金十萬元“尋找最后的斑鱉”。
▲蘇州動物園的雄性斑鱉“蘇蘇”。 受訪者供圖
━━━━━
全國最后一只斑鱉
國內僅存的這只斑鱉叫“蘇蘇”。這些年,它陸續“送走”了為數不多的同伴。
2005年,北京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死亡,當時它從“黿”正名為“斑鱉”僅一年;2006年,上海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死亡;2007年,蘇州西園寺的雄性斑鱉“方方”死亡,另一只雌性斑鱉“圓圓”也再無蹤影;2019年,蘇州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湘湘”沒從麻醉中醒過來……
沒人能說出“蘇蘇”的準確年齡。黃山學院教授呂順清介紹,“蘇蘇”自蘇州動物園建園起就生活在園內,專家推測它在100歲以上?!坝袀餮园喵M能活400歲,甚至說是‘千年王八’,但是根據記載,斑鱉的壽命通常是一百多歲。據我了解,作為一只老年斑鱉,目前‘蘇蘇’的身體狀況良好,在動物園人工飼養的狀態下,能夠保障食物和醫療,‘蘇蘇’的壽命應該會是斑鱉中較長的?!?/p>
這個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鱉類物種,成年后體型可達200斤以上,它兇猛,吃肉,為了爭奪領地打得你死我活;它也安靜,會在淤泥中冬眠,也會在水里慢吞吞地游泳,偶爾爬到岸邊曬太陽,大多數時候都把一半身體浸在水中靜靜地趴著。
專家們曾試圖讓“蘇蘇”繁育后代。呂順清參與了2007年舉行的第二次斑鱉研討會,并擔任斑鱉繁育專家組中方負責人。會上,專家們看到了來自長沙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湘湘”的照片,兩年后,“湘湘”從長沙運抵蘇州。
兩只斑鱉開始進行自然交配,卻始終沒有產下受精卵。當年“蘇蘇”已超百歲,“湘湘”的年紀在八九十歲左右,正值壯年,年年都產卵。
直到2015年,專家組開始對斑鱉進行人工授精時才發現,“蘇蘇”的精子活性很低,不超過百分之二十,遠低于繁育標準,且生殖器受了很嚴重的外傷,“陰莖沒了,難怪自然交配一直無法成功。”呂順清回憶道。
人工授精也沒有成功。2019年,“湘湘”在一次麻醉后未能醒來。斑鱉人工繁育項目不得不停止。在世界范圍內,已知存活的斑鱉也都是雄性,無法再進行人工繁育。
“遺憾的是,人工干預斑鱉繁育太晚了,斑鱉曾在國內廣泛分布,還被長期誤認為是黿,未能早點引起重視。如果早些重視早些開始人工繁育,也許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了?!眳雾樓逭f。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龜鱉專家組專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世界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聞丞則認為,有可能兩只斑鱉分別來自長江流域和紅河流域,這兩個流域已經分隔超過百萬年,兩個流域的斑鱉可能早就分成兩個不同的物種,產生生殖隔離了,所以人工授精一直無法成功。
━━━━━
野生斑鱉蹤跡難尋
在中國,近50年內,長江中下游流域未曾發現野生斑鱉,推測為區域性滅絕。1998年,最后一次明確留下影像資料的斑鱉出現在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南沙鎮的市場上。那是一只被非法捕撈的斑鱉,被主管部門查獲后放生。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和2020年,在越南宣漢湖(Xuan Khanh Lake)及東莫湖(Dong Mo Lake)分別發現了兩只斑鱉。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有關野生斑鱉的最新痕跡。
聞丞曾在2007年2月主持開展了第一次在云南紅河流域的斑鱉野外考察。他介紹,在紅河流域,斑鱉的迅速減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下半葉。上世紀六十年代,紅河中上游有大量斑鱉進行季節性產卵,有大量捕撈記錄,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還有斑鱉的蹤跡,但短時間大量捕撈超過了斑鱉的恢復能力。而紅河流域的水電開發,或許是導致斑鱉迅速減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越南,發現斑鱉的地方是在紅河干流上一個水電站的水庫?!甭勜┓治觯搅艘欢竟?,斑鱉會在紅河流域幾處河段集中產卵,可能有洄游的習慣。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紅河到下游的越南北部平原后形成了地上懸河——河床高過兩岸地面,與周邊水系沒有交流,改變了水文連通,而上世紀在越南境內修建的水壩也阻斷了最下游的斑鱉回到上游合適的地方產卵,久而久之,紅河下游的斑鱉種群慢慢消亡,只剩下一些老年個體。
呂順清介紹,長江中下游流域的野生斑鱉之所以難尋蹤跡,一方面是因為此前長江中下游流域工業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太湖流域還曾暴發藍藻,導致斑鱉喪失了棲息地?!傲硗?,中國人喜吃龜鱉類食物,認為其補身體,所以有不少人工捕殺龜鱉的,這也影響了斑鱉的數量。”
至今,呂順清團隊仍未放棄在紅河流域尋找野生斑鱉,“我們曾把斑鱉的照片拿給當地的漁民、村民看,他們有的說見過這種動物,甚至有的還描述得很清楚,雖然無法確定他們見到的就是斑鱉,但是我們仍然沒有放棄希望?!甭勜┮舱f,在云南仍有大型鱉類的目擊記錄,專業機構研究人員也在利用技術手段不懈勘查,但不論是在越南,還是在中國,目前尚未發現斑鱉野生種群存在的確鑿證據。
▲蘇州西園寺的雄性斑鱉“方方”,2007年8月死亡。 受訪者供圖
━━━━━
“懸賞令”下的擔憂
發布懸賞令的“瀕危物種基金”負責人張曉磊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關注斑鱉的生存狀況很久了,發現國內龜鱉類動物缺乏關注,發起懸賞令想要嘗試在中國境內尋找斑鱉,也想借此增加大眾對龜鱉的關注和了解。
張曉磊說,如果有人找到了疑似斑鱉的生物,可以將照片或視頻發至瀕危物種基金團隊的郵箱,團隊會尋找龜鱉方面的專家進行辨認。目前團隊已經收到了十幾份投稿,經過辨別都不是斑鱉。另外,張曉磊表示,由于“瀕危物種基金”是非盈利的公益組織,沒有專項資金支持懸賞,所以如果真有人找到了斑鱉,計劃通過眾籌或者由張曉磊個人來承擔十萬元獎金。
▲雌鱉在岸上曬背,雄鱉在水里游泳。 受訪者供圖
對于公益組織發起尋找斑鱉懸賞令一事,呂順清和聞丞都表示擔憂,指出想要深入調查,最好還是依托政府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進行正式科考。呂順清擔心有人看到懸賞令后到野外去捉其他龜鱉類動物,對它們造成傷害,也可能破壞棲息環境。
聞丞認為,對普通人來說,區分斑鱉并不那么容易,即便是專家,也很容易將幼小的斑鱉與中華鱉混淆。中華鱉等更常見的鱉,腹部有4塊胼胝體,斑鱉只有兩塊。很大的個體可以觀察頭型是否比較圓,頭頸部是否有像銅錢、類似豹子身上的那種斑紋;而小個體需要拿在手里才能區分?!爸皇沁h遠地看,不能很好區分,但如果將鱉撈起來,這對現有的鱉也是傷害?!?/p>
相較于懸賞,聞丞更希望能將資金用于支持科學調查?!拔覈鳊旝M類研究的專家群體很小,有野外調查經驗的專家也不多。從目前發表的文獻來看,近幾年,針對斑鱉的調查缺乏專項支持,基本處在停滯狀態。即便有零星的調查,也因為沒有專項支持,導致工作不夠系統?!?/p>
呂順清也坦言,“不像大熊貓、朱鹮,斑鱉不是明星動物,大眾很少關注,研究及保護的經費、人員也少。”
聞丞還抱有一些希望。他介紹,此前中國的淡水龜鱉資源遭受過很大破壞,但近年來,中國加強生態保護建設,對山水林田湖整體生態進行系統保護,目前也卓有成效,在很多地方扭轉了生態持續惡化的趨勢?!霸谏虾J兄行?、陸家嘴這樣高度城市化的區域,我們這兩年開展了一些生態修復項目。項目區很快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野生中華鱉。在20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但不管是哪個物種要恢復,過程都很漫長。如果中國還有幸存的斑鱉,它目前的生存條件相比之前肯定得到了巨大改善。不確定的是,是否有幸運的個體可以撐到現在。”
“見到野生的龜鱉不要抓、不要驚擾,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不要隨意放生。對于個人而言,這是保護中國淡水龜鱉最基礎的做法?!甭勜┱f。
值班編輯 李加減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