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們內娛終于活過來了。
壞消息,又是因為番位開打。
大女主劇《翹楚》官宣,陳都靈和周翊然平番,好不容易熬上桌了,竟立馬給還沒姓名的小生抬轎,事業粉紛紛脫粉,一日平番,那不得終身平番?
反觀楊紫,在《生命樹》里壓番胡歌,這90大花的位置真算是坐穩了。
可這番位之爭實在無趣,又讓人回憶起開辟撕番里程碑的《畫皮2》。
回想當年,大花們斗法多精彩——甩國民度、拼實績、比獎項、爭作品,遠比現在粉絲控評有看頭。
如今,大花們依然風光,卻忙著給流量小生抬轎。
畢贛繼湯唯后攜手舒淇拍《狂野時代》,但一番給了四字;王一博前有梁朝偉周迅保駕護航,現在又來了湯唯,程耳這是真心追隨自己認為對的選擇。
戲外,大花的提攜同樣不遺余力。李冰冰前陣子和于適一起出席活動,將他引薦給劉嘉玲、舒淇,稱其為“咱家的驕傲”“咱們內地的驕傲”。
想當年李冰冰金雞百花提名在手,終于憑借《云水謠》拿下華表獎,才敢說一聲驕傲。
之前舒淇上節目“嫌棄”馮德倫,自己合作的都是劉德華金城武,輪得到他嗎?這話雖是“自家人”調侃,但確實在理。
怎么到了今天,大花和我們一樣,“消費”降級了呢?
咱們古偶圈小生給大女主當掛件,雖然有著各憑本事炒cp提純的空間,但至少大家明算帳,都叫贅婿了,誰主誰次很是明晰。
其實戲骨+流量本身是常見的,雖然都是一套心照不宣的規則,但電影圈顯然就沒有發展出如此通情達理的贅婿學,美其名曰“抬轎”,包裝得風光體面。
自從流量們橫空出世到攻占內娛大銀幕,戲骨給抬轎就不算稀奇事了。
鼻祖還屬初代流量。
現在不可說的那位,進圈即獲徐靜蕾青睞,之后的《老炮兒》有張涵予、許晴等戲骨加持,還有馮小剛親自上陣。
鹿晗更是一路升級,之前只是在《重返二十歲》里給楊子姍當綠葉,到《我是證人》搭檔楊冪,最后還有舒淇給抬轎。但是口碑卻是一部不如一部,也是在《上海堡壘》“風光大葬”了。
0809事變關上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也標志著流量神話的破滅,但流量不死,“抬轎學”反而進化得更狡猾,各有名師對口幫扶。
王一博在《無名》里純靠打戲勉強證明自己,文戲還得看梁朝偉周迅,《熱烈》有自己最擅長的街舞,也有黃渤當大哥;劉昊然《解密》里獨抗票房成績不佳,和王寶強一合體,觀眾緣也回來了;王俊凱在去年抬上來三部大作,《749局》爛得一鳴驚人,也只有靠葛優撐場的《刺猬》在評分上還算過得去。
就連在電影這條路上一向“獨立”的易烊千璽搭上張藝謀,也有沈騰張譯這類讓觀眾安心的定海神針。
相比同期不少早已獎項加身、成功飛升的小花,小生們還差一口氣,仍在轉型拿獎的荊棘路上苦苦掙扎。
流量轉型的套路無非那幾條:要么挑大梁演大男主,走正統路線;要么投身小而美的文藝片,博口碑與深度。
四字算是走得最順的。靠青春片《少年的你》嶄露頭角,憑《奇跡·笨小孩》證明票房號召力,再到《小小的我》挑戰邊緣人物。如今,他的存貨已集齊各路大導,從主旋律到文藝片,頗有種都試一遍,不信摸不到獎的破釜沉舟之感。
四字接下來要合作的導演分別是畢贛、婁導、曹保平、張藝謀
也有碰了不少壁的。
劉昊然在《解密》里無效扮丑,撐不起角色的厚重;連搭周冬雨兩部文藝片,《燃冬》和《平原上的火焰》,結果票房口碑雙雙撲街,試圖挖掘人性與愛情,卻被嘲“過家家”,情欲表達讓人不明所以。
雖然《燃冬》之三人行已經成梗,但確實揭示出一代流量小生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演員到了一定程度還需有重量的作品傍身,文藝片是演技的試金石,也是轉型的必經之路。男人戲難出彩,大男主戲撐不起,文藝片看似更安全,卻對演員的情感深度和閱歷要求極高,尤其是情與欲的表達,絕非小生能輕易駕馭。
已經躋身影帝的前輩朱一龍在《負負得正》里也翻了個大車。
文藝片的復雜性容易暴露小生并不成熟的表演短板。而且周冬雨和邱天都是小花,不是說兩位小花不行,而是年輕演員間的化學反應往往青澀單薄,難以詮釋情欲與人性深度的表達,遇到不適合的劇本兩人搭配更是雪上加霜。
這時候大花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彭昱暢搭檔陶虹演的這段《末代皇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婉容是深陷時代悲劇的末代皇后,這場戲里需要同時處理青春、絕望與崩潰的復雜氣質,陶虹顯然駕輕就熟。
彭昱暢的演技雖在小生梯隊里算不錯的,但還是青澀,兩人還有客觀的年齡差存在,這場戲里還要挑戰少年到中年溥儀的跨度,難度很大。
而陶虹的引導成功讓彭昱暢的表演也上了一個新高度,不僅為彭昱暢遮掩了青澀,還點燃了他的潛力。
在少年帝后相處的戲份中,陶虹完全演出婉容少女樣態之嬌憨,彭昱暢只是咧開嘴憨笑一下,這段少年帝后的化學反應便足夠令人信服。到了中年階段,婉容在后面“發瘋”獨舞,也更加映襯出靜坐著的中年溥儀散發出的厭棄與逃避。
小生若想突破表演深度,需向上挖掘,而大花演技加持,還能彌補小生在情感表達上的天然短板,若能向下兼容三分,化學反應即能事半功倍,成效斐然。
流量們固然是內娛耀祖,但大花也不是吃素的,更何況大花們可是經歷過屬于她們的黃金時代,殺伐果斷,風光無限。
李冰冰早就說過,女演員到了中年反而是黃金年齡——
你這個時候的人生經歷、社會閱歷
所有的歷練給你的感悟
你對生活的理解、你對人生的認知
都是最佳的一段時期
以這樣的狀態去完成一個人物,那一定會是精彩的表現。
回望當年,中國電影就是大花的戰場,她們不僅在國內血拼獎項,還勇闖國際舞臺,爭先恐后為自己造餅。
李冰冰那會是真的“驕傲”,畢竟是少數真的能出演國外商業大片的演員。
《生化危機5》
章子怡更是直接殺進金球獎。
也是正是如此,大花成了娛樂圈最具實權的一部分人,國民度、獎項、作品一騎絕塵。
到了當下,大花們其實還是當打之年,但事實卻是,本該大殺四方的大花們,大多卻被迫為流量鋪路,資源降級。
公眾印象中舒淇一直是電影圈高端路線的代名詞,但其實她資源降級很久了。
除了《非誠勿擾3》這一續集(哪怕這部電影也捎上了我們書欣),舒淇近年來比較有聲量的大片還真的要追溯到給鹿晗抬轎的《上海堡壘》。
除了和四字的《狂野時代》,網傳舒淇還要和王俊凱合作《狄仁杰之三尸九蟲》,聽這名字感覺就不像什么好餅。
她的粉絲們也只能拿出流量生粉絲那一套,永拒網傳爛餅。
但這也實屬無奈,如此有資歷地位的她們還需要給小生抬轎,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資源不在她們的手里,資本又需要借流量賺錢,所以和流量合作是她們為了拿好餅必須接受的策略。
已經成功走出去了的湯唯,韓娛就可以演女主戲,甚至成為樸贊郁的繆斯,直接量身定做《分手的決心》,編劇直言“沒有湯唯出演,我寫不出愛情故事”,靠一部電影就在韓國拿獎拿到手軟。
圖源|@看韓影
雖然得到了韓國人的愛,但回來還是要抬轎。
哪怕是奧斯卡影后楊紫瓊,回來中國拍戲也是搭劉昊然。
再看看楊紫瓊在國外的餅,戲路真的很廣,絕不僅僅限于媽媽、婆婆、祖母這類角色。《外科風云》,醫學背景的動作片,還有綁架的類型元素,動作女王就是要演動作片;還有科幻劇《銀翼殺手2099 》,楊紫瓊演一位臨近生命盡頭的銀翼殺手,都是有發揮空間、有深度的角色。
不過,在外打拼的范冰冰反而成了幸運兒。
以前在內娛那是搭遍李治廷蔣勁夫韓庚,還在《爵跡》里和郭敬明合作,一起“宴請”四方流量。
現在卻在文藝片闖出了康莊大道。
先是在《綠夜》里盡情girls help girls,還美美當上柏林電影節評審,現在又有《地母》即將亮相戛納。
范冰冰在這部電影里一面是守寡的妻子、勞動的母親,一面是使用巫術的巫女,女性主義題材結合東南亞民俗相關的神秘主義美學。
其中也要探尋丈夫死亡的真相,但聽著比《醬園弄》有意思多了。
歸根到底,還是現在好餅變少了,蛋糕變小了。
影帝影后再耀眼,流量組合再豪華,各種搭配也敵不過哪吒敖丙合體吸金。
可這也并不意味著中國電影真的藥丸。市場低迷,好餅稀缺,偏偏女性題材異軍突起,風頭正盛。
與電視劇圈的大女主與贅婿的戲碼異曲同工,女性主義的東風席卷而來,僅剩的優質資源自然大多扎堆女性題材,女性題材也順理成章成了人人都想搭的“順風車”,誰都想來分一杯羹。
所以拍電影早已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而是要講究性價比。
一部片子得身兼數職:既要貼合題材,回應當下潮流議題,還要給演員展示演技,或是鋪轉型路,還要順帶吸流量、捧新人,恨不得一部戲頂十部用。
導演演員蜂擁而至,資本更是樂得推波助瀾,而本該最吃到紅利的大花反而成了工具人。
所以唯一沒資源降級的章子怡,接下來的《醬園弄》照樣成了內娛的“升咖專列”,流量生流量花一大堆蹭熱鬧的。
還有靠著《好東西》《山花爛漫時》狠狠升咖的宋佳,和張藝謀合作《驚蟄無聲》,那也是前有易烊千璽朱一龍打頭陣,后有楊冪劉詩詩劉耀文蹭熱鬧。
前段時間,李安和章子怡一起出席了《臥虎藏龍》25周年放映會。李安夸獎章子怡是電影臉,很上鏡很好拍,章子怡立馬追問,那你愛我嗎?
李安沒有回答,章子怡解釋導演只是害羞。
之后兩人緊緊擁抱,李安還親吻了章子怡的臉頰,章子怡也頗為得意地對著觀眾說,這就是愛。
圖源|微博@新浪電影
之前一直有傳聞李安并沒有非常中意章子怡,覺得她給出的玉嬌龍并不是自己最初所預想的那樣。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李安還寫道:“編入劇中,玉嬌龍當時還是很帥氣的。但碰到章子怡就改了,因為當時章子怡是個很嬌滴滴的女孩,做不出我原先想象的‘陰陽共生’的玉嬌龍。”
這場活動李安也坦言因為這部電影幾乎完全壓在章子怡身上,而拍攝時自己充滿不安與痛苦,所以常常忍不住對她發脾氣。
當時的章子怡雖然憑著《我的父親母親》嶄露頭角,被張藝謀推薦給李安,但自己沒有武打經驗,角色的擔子又重,合作的還都是周潤發楊紫瓊這樣的大咖。章子怡之后談到玉嬌龍,也說自己原本并不是這樣的人,是被李安活活地打造成玉嬌龍的。
但結果就是,《臥虎藏龍》成功了,玉嬌龍也成功了。
角色和演員互相成就,玉嬌龍也是那個最能夠代表章子怡的角色,玉嬌龍向往自由的底色和章子怡拼命又倔強的人格魅力不謀而合。
去年這個時候,章子怡帶著《醬園弄》殺回戛納,還享受了戛納清場走紅毯的待遇,風頭無兩。
和《醬園弄》劇組一起,章子怡依舊“殺”氣十足,采訪環節當場質問陳可辛為何剪掉自己滿意的一場重頭戲。
話說回來,當年的章子怡其實也算享受了“抬轎”待遇。自己是剛冒出頭的新人,為自己幫襯的則清一色大咖,放到今天也是難以想象的待遇。
但彼時人是憑作品紅的,而不是人紅了之后再有作品送上,還附贈前輩提攜。以“倒反天罡”形容當下形勢很是恰當。
雖然現在帶著一群小跟班,是真正的“眾星捧月”,但我想,章子怡一定更懷念《臥虎藏龍》那時候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